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亚太研究中心主任蔡建国教授谈人才国际化

来源:   时间:2003-09-02  浏览: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紧迫性。那种认为我们还比较落后,起点还较低,应该降低国际化人才的标准的思想既不科学,也十分有害
  ●国际化人才不仅应在国际的活动空间内具有很强的深层交流、交往、对话、沟通和抗衡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走在世界潮流前面,领导世界潮流发展的创造性能力。不仅要了解国际舞台上能做什么和怎样做,更要了解国际上还未做的以及我们如何去做
  ●上海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相应地要在两个层面上达成共识:第一要明确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标准,第二要健全国际化人才的评价机制,以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进程,真正构筑起新世纪上海人才国际化高地

  上海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如何培养大批国际化人才已是当务之急。上海人才国际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城市国际化的整体水平,关系到上海能否实现科教兴市战略,而且对整个中国的未来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以举办世博会为契机引发的有关上海新一轮发展的大讨论中,人们聚焦人才国际化问题就是明证。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紧迫性。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还比较落后,起点还较低,应该降低国际化人才的标准。这种思想其实既不科学,也十分有害。我在日本任教10多年,深深体会到,日本之所以能在战后迅速腾飞,在一片废墟上建成亚洲第一经济强国,这与他们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个要素密不可分。他们重视发挥人在社会发展、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倡开发人的智力,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学力和能力。日本著名企业NEC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和评价的基本理念就是:能力=素质×教育。这一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综观驰骋在国际舞台上通用之才的共同素质,归纳起来,是由两大主干能力和四项基础能力综合组成的。
  主干能力之一,即深层的超越国界的能力。国际化人才不仅应在国际的活动空间内具有很强的深层交流、交往、对话、沟通和抗衡的能力,而且还要有走在世界潮流前面,领导世界潮流发展的创造性能力。换句话说,不仅要了解国际舞台上能做什么和怎样做,更要了解国际上还未做的以及我们如何去做。具备这种能力,必须对异域文化、民族习俗、价值标准、思维方式以及世界发展的规律和潮流能够予以充分熟知和准确把握。由此,我们不仅要注重高科技、金融、法律等领域的人才国际化,还要重视培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国际化人才。从发展的观点看,国际化人才应该由跟随型向领导型转变,变学习和追赶为驾驭和创造,掌握主动领跑世界发展的能力。尽管要实现这一目标极为艰难,但我们只有树立了这种意识,才能超越现实,才能推动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
  主干能力之二,即终身学习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类文化的日新月异,作为国际化人才应该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具有追踪本专业的世界前沿和不断学习、吸收、消化国际先进文化和知识的能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终身学习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核心。
  众所周知,日本经济的发展即得益于从“学历社会”向“学力社会”的转化。他们认为,学力社会较之学历社会,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田中耕一就是明证。田中既非高校教授,也不是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制作所的普通工程师,然而,他默默耕耘,孜孜不倦,潜心研究20多年,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得到世界同行的认同。他的成功不仅在日本引起不小的震动,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国际化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思考空间。
  除了两大主干能力以外,作为国际化人才素质的支撑点,还必须具备以下四项基础能力,这既是对新时代人才的要求,也是国际化人才不可或缺的指标:其一,主动的应变和挑战能力。国际化人才应在复杂多变的新形势、新环境面前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良好的应对和应变能力,以及冒险和挑战精神。在变化到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积累知识,一旦变化到来,就能有精明强干的行动。其二,敏锐的洞察能力。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敏锐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洞察能力,要有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并且具有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高度的创新、务实能力。丰田汽车株式会社总裁丰田章一郎认为:应试教育只能选拔出记忆力良好的书生型人才,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社会需要大量发挥创造性、务实性的人才。这个时代需要的不是仿效,而是自己独特的构思、创造。因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有必要从根本上修改教育中的某些滞后做法。日本人已经深切感悟到,如果失去了创造力和变革的能量,那么日本的成长将完全停止。所以,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光,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做好每件小事的能力。没有行动就不可能成大事。由此,日本强调人才要有A、B、C、D四项指标:A抱负、B信心、C制定计划、D行动。他们认为,成果=能力×干劲×机遇。其四,前瞻的引领能力。国际化人才不仅应该具有包容性和较强的全局性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勇负责任的能力,而且还应有前瞻的引领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是国际化人才基本素质的充分反映。
  社会进步,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的氛围。由此,我认为,上海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相应地要在两个层面上达成共识,第一要明确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标准,第二要健全国际化人才的评价机制,以加快人才国际化的进程,真正构筑起新世纪上海人才国际化高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通过不懈努力,大量驰骋在国际舞台上的通用之才的出现将为期不远,铸造上海新的辉煌将成为现实。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