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师生抵达新加坡,开始为期五天的暑期学术访问及交流活动。本次活动以“智慧城市,绿色交通”为主题,师生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南洋理工大学等地,学习新加坡在交通管理与技术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做法,并深入当地开展城市交通专题调研活动。
7月30日,访学团一行来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与FCL未来交通实验室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王碧宇老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中心的研究动态,从数据的获取、分析、处理再到深度学习算法,系统地讲解了研究的方向与应用,展示了实验室的研究项目,同学们积极提问交流,不仅在理论知识上有所扩充,还接触了项目现有研究成果。
在SMART实验室,新加坡-MIT联合研究项目的负责人Zuo Bingran博士作了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报告。他提出关于未来交通的设想,介绍无人驾驶的发展历程与技术更新,对无人驾驶的发展做出展望。他还带领大家参观三代无人驾驶汽车实物,介绍无人驾驶汽车的重要传感部件,深化了大家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认识。
7月31日,访学团一行来到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考察新加坡的陆路交通系统,新加坡交通学院副院长孙奇志博士主持交流会。主讲老师介绍了新加坡陆路交通系统概况,详细讲解了新加坡城市交通的愿景、使命与总蓝图,主要职责以及“步行、自行、同行”的发展理念。在“交通需求和拥挤管理”专题报告中,主讲老师对市区发牌计划到ERP电子公路客收费系统的演进历史进行了梳理,详细介绍了ERP的技术要点和在电子停车收费系统上的应用。同学们就这几天内对于新加坡交通系统的所见、所闻、所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疑问。
8月1日,访学团一行来到TUM慕尼黑工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实验室参观,并由Liu Xiaodong博士和Andreas Rau教授分别对Gemini新概念车和DART (Dynamic Autonomous Road Transit system)进行介绍。
8月2日,访学团一行来到南洋理工大学。由Wang Zhiwei教授介绍了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历史、学科设置和研究方向等,并着重介绍School of Civil & Environment Engineering的研究方向。
除了学习交流,访学团还展开了专题调研活动。26位同学分成四个调查小组,在四位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对四个课题——无人驾驶地铁系统、静态交通系统、老龄社区交通设计、客运综合交通枢纽进行专题调研。
据悉,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新加坡暑期学校已经举办五届。师生通过学习和调研,将新加坡的先进做法与上海市的情况进行对比,总结经验,对于上海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