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升这面旗,共唱这首歌,同欢庆,共祝愿,炽热的爱国情感在我们心中澎湃。
教育强国,同济何为?聚国之所需,育国之栋梁,强国之科技,拓国际朋友圈,同济人胸怀使命,只争朝夕,锚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在“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道路上勇毅前行,以奋进之笔,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续写更加绚丽的“同济新篇章”。
筑牢基石,行稳致远
全班29名学生中,15位学生的绩点超过4.5,七成以上学生加入相关课题组开展科研,参与国家、上海市和校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达22人次,学生在全国和上海数学、物理、英语等学科竞赛中捷报频传,班级获评“同济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在新生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努力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双学士学位”项目班创办一年来,交出了这样一张亮眼的成绩单。这是着力推进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又一创新探索。
基础学科是学科发展的基石,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直接关乎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本是学院独立的本科招生专业,为何设立这两专业交叉融合的双学位项目?
“光电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需要基础研究的突破;物理学中的新发现新机制走向实际应用,依赖各种工程技术的支持。”学院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双学士学位项目,既为光电信息专业打下了厚重的数理理论基础,又为应用物理学专业提供了应用方向与技术基础。今年,这个双学位项目赢得了新一批更多学子的青睐。
基础研究是加快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学院扎实推进基础研究和有组织科研,形成了各研究方向老中青科研梯队,原创学术成果频频问世,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双向赋能。
向新而进,蹄疾步稳
陆上、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结构是否可靠?滨海软土地区的能源桩能否长期安全服役?电力基础设施在极端气候条件下韧性表现如何?土木工程学院多个教师团队响应服务国家能源转型,正在着手推进相关研究,为建设新型能源系统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这是土木工程学院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求变,主动开辟学科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的一个缩影。
不久前,学院组建新型能源系统基础设施研究院,朝着“绿色化、低碳化”再迈进,聚焦风电、核电、太阳能、火电、电网、能源存储等领域,围绕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并推动成果应用于工程。
近年来,学院在“数智化”道路上奋力前行、蹄疾步稳。教师团队自主研发了数字“城”底座——iS3 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简称“iS3数字底座”),助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今年5月,学院发布首个自主训练开发的“知识大模型”——CivilGPT,汇集丰富的抗震理论知识和设计经验,吸引了学生参与互动。学院还搭建人工智能融合教学与实践基地,依托KUKA工业机器人等设备创新产教融合实践路径。
在近日举办的第24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土木工程学院2项科技创新成果均与数智化相关,一项是能感知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感知的先进混合无线传感网络体系,获高校展区创新奖,另一项是能对建筑外立面进行准确安全精细巡检的“双光双声”爬壁机器人。
一体推进,蓄势待发
在《自然·催化》上发文仅4个月后,近日,马吉伟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材料》,在锂电池和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材料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水平研究成果正在持续涌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许维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首登《自然》,研究首次成功精准合成了两种全新的碳分子材料,同济大学为论文的唯一完成单位。近5年来,学院科研成果迭出,其中高水平权威期刊论文就超百篇。
推进高水平原创性科学研究和高质量人才培养,关键在人才。近年来,学院高层次人才占比持续提升,一批有“材”又有“料”的专家学者活跃在国内外学术舞台。“人才引领,两轮驱动”,“规划引进、跟踪培育、考核评价”,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青年人才专场座谈、青年人才发展论坛,“引、培、评、传、帮、带”,让更多青年人才获得发展机会,脱颖而出,逐渐形成“以人才为基石,以文化为牵引”的学院战略。2020年至今已培养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含青年)20位。
坚持“四个面向”,凝练六个学科方向,在材料、物理、化学三大学科方向统筹协同发展,在不同领域布局人才项目。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传统材料高新化、新型材料特色化”,关注材料科学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材料工程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持续攻坚。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在学院文化的浸润下,在人才队伍的强有力支撑下,学院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双丰收,近年来,学院已有8名学生相继获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或提名奖。材料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也稳步提升,在国际学科榜单上的排名持续刷新。
协同联动,活力倍增
近一年来,同济医学一批重要科学发现接连发表于《细胞》(Cell)《自然》(Natur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英国医学》(BMJ)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为重大疾病诊疗提供新策略、新思路,同济教授还牵头两项国际多中心肺癌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也取得新进展,继心脏病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后,又新增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获批,同济大学癌症中心也于不久前正式挂牌。同济医科的加速发展进步,引人瞩目。
随着2023年医学院整体搬迁至沪西校区,与校区所在的普陀区有了更加紧密的联动共融。不久前,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命健康孵化基地在普陀区桃浦镇李子园大厦启用,孵化基地与医学院仅一街之隔,首批医学院教授牵头的科创企业签约入驻。区校携手打造的环同济生命健康产业带已初具规模。
具有“大专科小综合”特色的12家附属医院和筹建中的4家附属医院是同济医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和校内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成果提供了医学转化应用场景。一体化推进医学院与各附属医院的协同联动,推动人工智能+、医科、附属医院与校内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建设名师和名医相结合的专家教授队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产教融合,多点开花
“在卓越工程师学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在校企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我很高兴能将学校所学应用于企业所需。”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学生陈航说。这位学生由交通学院、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联合培养。
2023年9月起,在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陈航迅速确定了研究方向,充分利用中远的平台优势,获取企业相关数据支持,结合企业集装箱拖车业务相关难题,逐步推进研究。研究项目“基于物流全流程TMS系统的货运企业拖车运行特征识别”,重点研究如何通过挖掘货运拖车的时空轨迹数据,了解高频率、高精度、全流程的车辆运行状态感知,目前已产出阶段性研究成果,为集团管理自营拖车、拓展增值业务提供了决策参考。
近日,依托该研究项目,交通学院与中远海运共建的课程“智慧物流与城市配送”,入选同济大学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产教融合示范课程建设项目。以此为基础,校企双方确定了新的研究课题“拖车智能调度系统升级与数据驱动的运营效率优化研究”,并于近日完成新一届招生。
已设立107个产教融合基地,涵盖104家企业、22个专业学院,随着产教融合一批基地、项目、双导师等落实落地,卓越工程师学院与企业的纽带更加紧密。就在近日教育部召开的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上,同济大学“关于企业课题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荣获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奖。企业课题库的建立,把来自企业一线的实际需求与同济科研人才资源直接对接匹配,真正实现校企同题共答“真问题”。
厚植优势,历久弥坚
9月10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到访同济大学,与中西创业学生座谈交流,这是继4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来访后年内第二位欧洲政要访问同济大学。4月,排名德国大学榜首的慕尼黑工业大学校长霍夫曼率团来访,两校共同举办慕尼黑工业大学日系列活动。5月,奥地利格拉茨工业大学校长毕硕夫率团来访,共叙两校20载战略伙伴友谊。5月,中法大学校长论坛在同济开讲,法国10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校长出席。7月,荷兰鹿特丹市市长来访,推动荷兰高校与同济拓展交流合作……
从欧洲国家政要,到市长,再到顶尖高校校长、著名企业高管,同济为何能吸引欧洲各方人士接踵而来?
根植于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土壤,同济拥有对德合作无可替代的显著优势,作为我国对德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持续引领着中德两国高教合作的新范式。2022年5月,同济大学推出“中德合作2.0战略”,进一步丰富合作内涵,提升合作层级,得到德国伙伴高校的积极响应,双方往来交流活跃,成果丰硕。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同济大学对法合作30周年,一系列主题特色活动相继举办。作为我国对法合作交流起步最早的综合性高校之一,学校已与60余所法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成为对欧合作的又一重要阵地。
学校还是我国对西班牙合作交流起步最早的综合性高校之一,对西合作20年来,在中西教育、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西学院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一个以西班牙语为纽带的高校多边合作机制与联盟。
高水平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统筹结合,以优势学科带动,打造更多国际合作标杆项目成果,相信同济的国际影响力将不断提升,为推动全球科教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文/黄艾娇、樊宗鑫、陈少颖、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