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又有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接连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展现了基础前沿科学领域的“同济力量”。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瞄准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同济人潜心深耕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持续提升,原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生命科学研究接连获重要突破
6月7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王译萱教授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ell fate roadmap of human primed-to-naive transition reveals preimplantation cell lineage signatures”的论文,首次揭示了人细胞在primed-to-naïve诱导过程中的命运转变图谱,为naïve态多能性以及早期胚胎发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同时发现primed-to-naïve 转变过程中会出现滋养外胚层样和原始内胚层样的异质性细胞群体,为人类胚胎体外构建提供重要的研究模型。
7月7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刘晓雨/王晨飞团队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欧湘红团队合作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题为《时期特异性H3K9me3修饰建立确保人类植入前胚胎中的逆转录转座子沉默》(Stage-specific H3K9me3 occupancy ensures retrotransposon silencing in human preimplantation embryos)的论文,描绘了人类着床前胚胎发育过程中组蛋白H3K9me3修饰的动态变化图谱,揭示了时期特异性H3K9me3修饰在逆转座子上的建立及其功能,发现了可能介导H3K9me3修饰建立的关键调控因子。
医学研究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6月22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郑加麟教授和夏骁寰研究员团队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刊物《临床与转化医学》(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团队研究发现诱导性神经干细胞(iNSC)来源外泌体(iNSC-EXO)可通过小鼠尾静脉给药穿透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发挥与NSC-EXO相似的促进小鼠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组织功能修复和抑制神经炎症的作用,揭示了iNSC-EXO在神经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临床转化价值,为基于外泌体的神经疾病无细胞治疗策略提供了全新的外泌体来源。
6月25日,郑加麟教授、张兵波研究员和夏骁寰研究员团队继5月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发表论文之后,又一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纳米生物技术》(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团队以活性氧(ROS)为靶点,通过一种方便、绿色、高效的天然蛋白孵育策略合成了超微尺寸CeO2@BSA和Pd@insulin纳米簇,并在创伤性脑损伤和抑郁症等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小鼠模型中验证了该纳米簇对神经功能的修复作用和对神经炎症与损伤的改善效果。
6月11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麻醉与脑功能研究所申远教授团队、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谢仲淙教授团队,以及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马萨诸塞州切尔西军人之家医学部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在国际麻醉学领域著名期刊《英国麻醉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在线发表了题为《芬太尼通过上调谷氨酸受体基因Grin2b甲基化引起小鼠自闭症样行为》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动物实验模拟对幼儿多次麻醉手术过程中使用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的过程,发现芬太尼能通过激活mu阿片受体,导致其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最终造成新生小鼠远期出现自闭症样行为。该论文同时入选哈佛大学麻省研究所2022年6月最佳研究。
物理科学研究取得创新成果
6月10日,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X》(Physical Review X)发表了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严钢教授团队题为“Nonparametric power-law surrogates”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判据和非参数方法,用于拓展幂律模型在小样本和含噪数据中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真实复杂系统的临界性提供了新的推断方法,也为极端风险的预测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
6月15日,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周仕明教授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系袁喆教授课题组合作研究成果“Fourfold anisotropic magnetoresistance of L10 FePt due to relaxation time anisotropy”,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团队通过理论和实验深度合作,首次揭示了铁磁金属材料四度对称各向异性磁电阻微观机制,即在自旋轨道耦合作用下,费米面态密度受磁矩方向调制从而导致电子弛豫时间的各向异性。
6月27日,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文斌教授和王占山教授团队在《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在线发表题为《B4C/Ru纳米双层膜纳秒极紫外光诱导损伤动力学超快时间分辨泵浦-探测研究》(Ultrafast time-resolved pump-probe investigation of nanosecond extreme ultraviolet light induced damage dynamics on B4C/Ru nano-bilayer film)的论文。该论文首次建立了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纳秒极紫外泵浦-飞秒红外激光探测成像损伤测试系统,并利用该系统研究了B4C/Ru纳米双层膜反射镜的极紫外损伤动力学过程,揭示了极紫外辐照损伤区存在自我恢复的现象。
化学科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7月4日,化学领域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明贤教授团队题为“Anionic Co-insertion Charge Storage in Dinitrobenzene Cathodes for High-Performance Aqueous Zinc−Organic Batteries”的研究成果。团队报道了二硝基苯作为锌-有机电池阴极材料,揭示了硝基芳烃阴极中阴离子共嵌插电荷存储机制,促进硝基位点的高效利用和低反应能垒的快速氧化还原速率,实现了水系锌-有机电池高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协同输出。
近日,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闫冰教授独立撰写的英文学术专著“Rare Ear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 Hybrid Materials for Luminescence Responsive Chemical Sensors”在Elsevier出版社正式出版,系统总结稀土-MOFs杂化材料的光响应化学传感器最新研究进展。这也是闫冰教授继2017年独立撰写英文专著Photofunctional Rare Earth Hyrid Materials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之后的又一学术著作。
相关链接:
《献给学校115岁生日的最好礼物,同济大学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接连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
https://news.tongji.edu.cn/info/1003/809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