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同济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1-05-30  浏览: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5月28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同济大学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师生们表示,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着力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努力在前沿基础科学研究、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不断获得新突破,助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同济人的贡献。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新的科学“进军号”和“动员令”,明确提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使命和奋斗方向,也给高校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同济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围绕“三新一高”优化学科布局,促进交叉融合,不断改善学科生态,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目标,提高“0”到“1”的原始创新,重点突破卡脖子技术,不断加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大需求、重大建设的能力,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同济力量。

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校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营,我们要自觉置身于新发展格局中,成为优先发展的动力。同济大学一直以来主动发挥“国家队”的作用,积极参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聚集大团队、构建大平台、承担大任务、催生大成果。“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结合学校优势与学科特色,瞄准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开展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强化科研育人功能,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与高水平人才培养的结合,努力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开展高水平人才培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常青表示:很高兴在京参加两院院士大会,当面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总书记讲话中有关科教兴国的“三个更加”论述印象深刻。一是要更加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 二是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培养; 三是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造就一批顶尖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高素质、高技能大国工匠。这些论述为高校实现一流人才建设目标指明了方向,对我校土木建筑类优势学科的人才建设提升有着特殊意义。

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副校长童小华表示:很荣幸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非常激动和振奋,深受鼓舞。这次大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共商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一次盛会。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和精度显著加大、加深和加强,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同济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要以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为己任,牢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高质量科技创新,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助力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创造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工程与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新发展阶段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令我们倍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总书记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我们应尽自己最大努力,发展创新绿色低碳环保科技,力争成为本领域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

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长、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卞永明表示:有幸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倍感振奋和鼓舞。总书记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五个方面指明了未来国家科技战略发展方向。同济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自觉承担起原始创新策源、核心技术攻关、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结合学科发展特点,对接国家战略任务,发挥对德合作优势,勇闯创新“无人区”。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要以多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一份力量。

科研管理部部长冯世进表示: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重要意义,为“三新一高” 贡献同济力量。要进一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鼓励勇于探索、突出原创、应用牵引、突破瓶颈的基础研究,鼓励瞄准最紧急、最紧迫问题的科技攻关;持续助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学校学科特色优势、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同国家战略的对接;营造支持全面创新的氛围,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同济智慧;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和青年人才培养,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朱融融表示: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统揽全局,既为我们指明了努力方向,又实事求是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既充满了干劲,又保持着清醒认识。我们一定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不负党中央对青年科技人员的热切期望,努力拼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基础研究是一切科技创新的源泉,只有基础夯实了,科技强国才能真正实现。我研究的是生命科学和医工交叉领域的课题,既有基础研究,也有临床转化研究,必须像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聚焦前沿研究领域,针对重大的、基础的、尖端的科学问题,深入研究,长远储备,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己任,突破基础科学问题,实现临床科学全球引领转化。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楚文海表示: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要求,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一名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科技创新和为祖国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的双重使命,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将家国情怀厚植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沃土里。在今后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我将着眼国家需求和学术前沿,坚持“四个面向”,勇于创新、砥砺奋进,守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并以科研反哺教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2021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郑雪莹表示:听了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后,我为祖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关键技术方面中取得的成绩倍感骄傲和自豪。在新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发展将在国际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为一名材料科学专业的博士生,我也感到很荣幸自己可以直接投身推动祖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来。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我们年轻的一辈更应谨遵总书记教导,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助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