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杂志刊发报道,称“同济大学是德国‘通往中国的桥梁’”

来源:外事办公室、中德学部   时间:2021-03-18  浏览:

近日,德国学术交流中心面向校友的杂志“DAAD-Letter”今年第一期,刊发了题为《通往中国的桥梁——同济大学作为德国高校对华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展现了合作的广泛性》的报道,对同济大学在促进德中友好交流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表示认可,称“同济大学是德国‘通往中国的桥梁’”。该报道原文链接:https://static.daad.de/media/daad_de/pdfs_nicht_barrierefrei/der-daad/daad-letter-1-21-web.pdf

“DAAD-Letter”于今年1月采访了时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德学部主任吴志强院士,以及来自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与德国伙伴高校的代表,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这一报道。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是代表德国231所高校和128个大学生团体的机构,致力于扶持德国和其他国家大学生、科学家的交换项目以及国际科研项目,并以此来促进德国大学同国外大学的联系。自上世纪70年代起,同济大学携手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密切合作,先后成立了同济大学中德学院等一系列对德合作交流平台。

我校中德学部已将该报道主体内容翻译成中文(附后),方便师生对我校对德合作历程、成就,以及德国学术中心在加强我校对德合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苏霁雯、许文青)

 

《通往中国的桥梁——同济大学作为德国高校对华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展现了合作的广泛性》

这是一份非常特别的礼物:波鸿鲁尔大学的植物园中央,在白墙围绕下,您可以体验到独特的中国文化。在这里坐落着一座由同济大学于1990年捐赠的中国园林——潜园。“对立事物集中于此,又存在互动,比如石头与水,这种哲学令人着迷。”波鸿鲁尔大学国际办公室主任Monika Sprung女士介绍,“大部分材料都是在中国制造的,然后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在德国组装成这道美丽的风景。”

(坐落于波鸿鲁尔大学植物园中的“潜园”)

当时正值波鸿鲁尔大学成立25周年,其与同济大学成功合作已逾10个年头。同济大学始于1907年德国医生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学堂。上世纪70年代末,在曾获德国博士学位的同济校长倡议下,同济大学开始追根溯源,重新寻求与德国的合作。1980年夏,波鸿鲁尔大学作为第一所德国合作大学与同济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Sprung女士回忆:“当时我们大学自己还比较年轻,但我们被视作一所成功的新大学,因此这也正好契合了同济的新计划。”目前两校的主要合作领域为机械与经济管理的双学位硕士项目,双方学生交流多达30人。

(1980年6月,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成为同济大学在国外的第一个伙伴高校。)

与此同时,同济也积极与其他德国高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同济大学已与39所德国高校合作开展一系列不同的项目,其中一些项目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资助,包括在中德联合项目框架下设立的短期和长期讲师、德语师资与语言助理。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亚洲处处长Susanne Otte女士说:“在学生培养与科学研究领域,同济大学长期以来一直是德国高校对华合作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教授本人也是留德校友,他强调:“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合作对于同济大学的对德交流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由同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于1998年共同创办的中德学院(CDHK)属于上述合作之一。在德国工业界支持下,学院设立机械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车辆工程系与经济管理系。在中德学院的硕士培养模式下,中国学生能够熟悉德语和德国文化,并在德国完成双学位的学习和企业实习。“中德学院的一大特色就是受到工业界的大力支持,目前设有15个基金教席,包括拜耳和保时捷等著名企业。”Susanne Otte女士补充道。

(1998年,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成立大会)

2004年,中德工程学院(CDHAW)作为另一个主要机构加入。2011年又成立中德学部(CDH),作为同济所有对德活动的公共平台。自2019年秋季起,中德学院在中德双方合作伙伴的推动下进行转型。

目前,中德学院的四个系转变四个中德中心(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中德机械工程中心),并且携手相关学院共同建设。中德学院副院长Thomas Willems先生说:“中国的教育和科研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同济大学在学科方面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中德学院的转型进一步加强了中德学部各分支机构与专业学院间的合作共赢关系。此外,我们还计划增加中德中心来扩大合作。到目前为止,中德学院作为灯塔项目一直走在前列。而现在,我们在整体意义上发挥着协调作用。”

(2019年10月,四个中德中心在同济一一揭牌成立。)

“在柏林留学期间,德国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我也学会了德语。这对我在工作中与德国高校和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开展合作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希望中德两国年轻一代也能够学习并掌握德国能力和中国能力,从而成功开展中德合作。”吴志强院士表示。

尽管中德学部及下属机构的知名度很高,但其他由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资助的双边合作项目也为同济的对德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战略伙伴关系和专题网络”项目,该项目曾持续到2020年,资助德国高校与国外大学建立结构化合作关系。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与同济的合作属于此列。“我们与同济之间的联系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国际事务处主任Regina Sonntag-Krupp女士告诉笔者,“我们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经有了第一位奖学金生。”2014年,在同济成立的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联络办公室也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支撑。

Sonntag-Krupp女士还提到,与同济大学的官方合作伙伴关系从1980年起就已经存在。如今合作内容非常广泛,重点领域包括城市发展、物流、材料科学和机械工程。截至目前,共有312名同济大学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达姆施塔特进行了交流,而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共派出280名学生到同济学习。Sonntag-Krupp女士尤其对两校间深入的科研合作关系感到自豪:“这些项目都是双方多年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

帕德博恩大学的亚洲商业与经济学研究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除了学术交流之外,跨文化交流是多么重要。该项目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国际研究和培训伙伴关系”框架内受到资助,为期三学期,合作对象包含6所亚洲大学,同济大学也是其中之一。德国学生在完成语言与文化强化培训后,可选择在其中一所合作大学进行一个小型研究项目。“跨文化交流是项目核心。”帕德博恩大学与中国和韩国的合作项目官员Peter F. E. Sloane教授强调,“我们从一开始就定下了目标,要做的不仅仅是派遣学生在两国来回。”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对该项目资助已达15年。

与同济大学合作的项目长期性和广泛性,为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和德国合作大学能够较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挑战奠定了基础。德国学术交流中心项目部主任Klaus Birk博士认为:“总的来说,现有的跨国合作表现出了灵活性。”原本的模块课程可以迅速转换为在线授课课程,而行政层面的沟通也以线上会议形式进行。这样一来,现有的合作得以稳步运行乃至持续拓展。吴志强也看到了数字化合作所带来的新机遇。例如,同济大学2020年德国周活动在线上举行,为校内师生了解德国的科研、文化和经济提供了可能性。

但对Klaus Birk博士来说,毫无疑问的是,线上交流不应该也不可能替代真正的面对面交流。尤其对一些德国大学来说,与同济的接触早已超出了纯学术的范畴。波鸿鲁尔大学国际办公室主任Monika Sprung女士说:“我们组织过食堂之间的交流。在我们这儿已经举办过数次中国周活动,我们的厨师也多次到访上海,我相信咖喱香肠对于同济人来说并不陌生。”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