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同济大学交通学科迎来创立106周年、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成立20周年,“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成立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11-15  浏览:

11月14日,以“百余载风雨同路,二十年时代同行”为主题的交通发展高峰论坛暨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创立106周年、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举行。当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发起的“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成立。

 

国家建设部原部长、全国人大环资委原主任汪光焘,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铁道部原副部长、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钟志华,重庆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唐伯明,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刘林芽,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副校长吕培明、校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副校长顾祥林,原副校长金正基、杨东援等出席庆祝活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兵主持。 

方守恩与“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常务理事单位代表共同启动联盟成立。方守恩在讲话中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同济大学以二级学院为主体全面落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养引领未来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希望“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在今后的工作中,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优质资源在不同区域、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加强示范引领,面向不同高校、不同类型课程,持续深入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形成规模、形成范式、形成体系。

 

陈杰在庆祝大会讲话中表示,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手棋”,国家要强盛,交通须先行。我们要紧密围绕“交通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围绕服务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继续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第一要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发展关键,以人工智能赋能升级发展,进一步彰显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的品牌特色。要坚持开放共享,推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攻坚我国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交通、智慧交通的支撑理论和核心技术,为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同济智慧、同济方案。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院长刘晓波作为兄弟院校代表发言。世界交通学会前主席Yoshitsugu Hayashi、美国交通研究委员会执行主席Neil Pedersen,以及海外华人交通协会主席张磊,分别发来了祝贺视频。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长凌建明以《忆百年砥砺路,谱交通新华章》为题,作了同济交通学科、学院发展报告。他表示,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同济交通人始终心怀济世报国的历史责任,为国家交通事业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起点,同济交通学科将扎根祖国大地、面向世界前沿,立足同济特色,强化战略导向,实施智慧引领,突出综合优势,发展完善“大交通”学科,培养具有战略思维的交通运输领军人才,推进基础研究,进一步增强服务国家、区域经济和交通运输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打造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交通创新基地,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姚祖康、杨东援、陈小鸿三位教授,分别作为学科前辈、退休教师和首任院长、以及教师代表发言,从不同视角回顾了同济交通学科、学院的发展历程,以及一代代同济交通人在其中作出的贡献,表达了对新一代同济交通人肩负使命、接续奋斗的殷切期冀。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马明杰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表达了要继承同济交通人精神,为加快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总工程师、同济大学1984届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毕业生李俊豪,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切感恩之情。学院师生代表还向老教师们献花,感谢他们为学科建设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随后举行的交通发展高峰论坛上,汪光焘、卢春房、钟志华、唐伯明,以及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胡华清、同济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孙立军分别作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新时期城市交通需求演变与展望》《高铁技术发展方向研究》《面向未来的交通工程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卡门涡街与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民航发展战略思考》《同济路面研究20年:从经验走向科学》。

 

论坛上,由汪光焘等编著的城市交通交叉学科丛书《未来城市交通预测——2035年愿景》一书首发。该书面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基本实现交通强国的要求,从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未来城市交通、国内外科技研究与未来城市交通、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创新、新业态与城市交通发展、城市交通与环境以及未来城市交通洞见6个方面进行论述,展望2035年的未来城市、未来交通发展模式及新业态,旨在为城市现代化转型发展和未来城市交通现代化协同探索路径和模式。该书主要编写单位包括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等。

 

当天,《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校友发展报告》发布。作为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先师纪念文集的第一辑,由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编著的《筚路蓝缕》一书首发。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院史馆开馆。学院还与7家行业内知名的头部企业举行产学研合作共建启动仪式,携手进一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教学科研平台,服务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这7家企业分别是中国交通信息科技集团海德公司、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大交通事业部、北京晶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深圳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北京世纪超星信息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作为庆祝活动的组成部分,11月15日还将举行第一届城市交通交叉学科论坛、第二届城市轨道交通教学研讨会。

 

同济大学交通学科发轫于1914年设立的土木科,迄今已有106年的历史。上世纪30年代,同济交通学科初步形成。全面抗日战争期间,在颠沛流离中,经学科先辈、前辈的努力,学科日渐繁荣。抗战胜利,学校回迁上海后,交通成为土木系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50年代,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11所院校相关专业并入同济大学,为同济交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家建设需要,教学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在国内率先开启了城市交通、路基路面及道路材料等领域的的教学和研究。70年代末,同济大学成立国内首个交通工程研究室,领衔开启了国内交通工程专业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新领域。80年代中期,同济大学获批我国第一个道路工程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0年,同济大学组建成立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覆盖了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等全部二级学科。20年来,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紧密对接交通强国战略,在世界一流学科和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的引领下,交通学科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学科实力稳步提升,在国内外学科排名跻身一流前列,已成为我国这一领域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领头学科。

 

在同济大学交通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发展壮大的同时,广大师生和校友紧扣时代脉搏,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川藏铁路等一个又一个重大工程中大显身手。在老一辈校友中,涌现出院士、勘察设计大师、重大工程总体设计师和建设指挥,以及大量科技领军人才、党政杰出人才和企业领袖人才;新一代的交通校友也已经在领导岗位、重大建设项目、高新技术领域以及企业发展中崭露头角,成为业界翘楚。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负责人表示,成立“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研究联盟”,旨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交通运输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为交通强国事业输送大批德才兼备、专业精良、创新奉献的人才。未来该联盟将联合开发课程思政精品课程,联合开展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课程思政师资培训,协作开展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建设,联合开展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践研究。联盟第一届理事单位由设有交通运输类专业或相关学科的37所院系组成,其中16家为常务理事单位。 

同济大学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结合一流大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全面落实“大思政”格局,已构建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由专业课程向专业课程链、示范专业、学院及大类延伸,由点、线到面及体层层拓展。学校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实施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包括健全工作机制,构建课程思政建设实施保障体系;层层拓展深化,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拓展方法路径,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示范引领辐射,营造浓郁课程思政建设氛围;持续改进提升,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激励机制;凝练经验成果,引领课程思政改革纵深推进。其中,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作为同济大学入选上海市课程思政改革领航高校的核心力量之一,不断先行先试,立标准、树标杆,充分发挥领航学院示范引领作用,学院研制的《交通运输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是国内首次围绕专业门类研制开发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已在今年9月召开的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推进会上发布。 

11月13日晚,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还举办了学科和学院创立庆祝晚会。晚会上,师生校友们欢聚一堂,用原创诗歌、歌曲、音乐剧和舞蹈作品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演绎了学科学院发展历程和学科精神。现场气氛热烈。 

庆祝大会、交通发展高峰论坛、庆祝晚会等活动,还通过同济大学各直播平台进行了直播。“祝学院越办越好!”“感恩母校!”未能来到活动现场的校友们纷纷送上美好祝福。  (文/艾娇   图/江平   视频/武毅翔、何京京、高超、李华)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