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黄浦江上第13座越江大桥主线通车,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为该越江工程制定项目总体方案

来源:新闻中心、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时间:2020-10-29  浏览:

10月28日,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和隧道股份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隧道股份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昆阳路越江大桥(即闵浦三桥)主线建成并开放交通,标志着闵浦二桥和松浦大桥之间长达10公里浦江岸线无越江通道的交通壁垒成为历史。附近居民往来闵行、奉贤两区,将由原来的必须绕行耗时约40分钟缩短至约5分钟。

昆阳路越江工程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奉贤区交界处,是上海市公路网规划中一条连接闵行、奉贤、金山三区的南北向的重要干线公路之一。该工程北起东川路,与在建昆阳路(北松公路至东川路)道路改建工程衔接,向南过江川路后折向西约400米左右,在邬桥附近起坡,以桥梁形式跨越黄浦江,是目前黄浦江唯一在建的越江大桥。越江后路线折向东南,主线在规划西闸公路以北落地,终点与浦卫公路(闵浦三桥至南亭公路)改建工程衔接,路线全长约3.49千米。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项目总控,制定了项目总体方案,并完成了除主桥土建之外的所有专业设计工作,其中不乏设计亮点。

首次采用垂直交通的行人与非机动车过江方式。为满足行人与非机动车过江的功能,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在设计之初对垂直电梯方案和环形坡道方案进行了详细比选。最终决定采用垂直交通的人非过江方式,在主桥四角位置各设置4部(共计16部)垂直电梯。该桥是黄浦江上第一座可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的大桥。主桥上下错层布置,上层供机动车通行,下层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行人或非机动车可通过电梯到达主桥的下层桥面,过江后再通过电梯到达地面,极大地方便了浦江两岸居民的过江出行。

预制拼装引桥上下部结构。考虑到该工程引桥宽度半幅13米,桥墩立柱及盖梁的形式完全可以做到标准化统一,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采用了施工节能环保、环境污染小的预制拼装式技术,既减少了支架等对现有道路的占用,加快了施工进度,又提高了施工安全和质量,降低了成本。因该工程桥梁高度较高,引桥立柱最大高度约为23.15米,研究院采用了双节预制拼装,预制拼装率达到83%。这也是上海预制拼装桥墩立柱的最高纪录。

统筹建设高效环保的排水设计。在排水管道设计的前期阶段,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就与闵行水务局及市水务局提前进行局域统筹,在昆阳路(东川路至黄浦江)沿道路敷设DN3600雨水总管至新规划的雨水泵站。同时,考虑到该工程雨水总管的重要性及顶管施工的要求,雨水总管采用DN3600管材,为浅覆土顶管工艺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保证。由于该工程范围位于上海市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中(东川路至江川路以及西闸路以南为准水源保护区),故在工程沿线还设置了3座蓄毒沉砂池,以免危险品运输过程中泄露对水体造成不良影响。

建筑设计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昆阳路越江工程实施后,对改善闵行、奉贤地区越江通道不足的局面,完善上海市干线公路网的布局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结合大桥建设,同步实施行人与非机动车系统,可解决两岸居民的慢行过江需求。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