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杏林出彩存仁心——记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周彩存教授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20-01-10  浏览:

肺癌的早诊率从69%提高至95%,肺癌初诊患者从入院到初步确立治疗方案只需4天,分子检测帮助95%晚期肺癌患者找到驱动基因……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为肺癌患者带来这一个又一个福音的,是我校医学院肺部肿瘤研究所所长、医学院肿瘤学系主任、附属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和他的团队。1月10日,周彩存牵头完成的“肺癌精准诊疗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项目获颁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敢为人先,改变肺癌整体诊疗模式

12年前,有一场“赛跑”,提前起跑的日本和欧洲,分别花了三年和四年时间,而中国医生只用了11个月就跑到了终点。

牵头这场临床研究“赛跑”的医生就是周彩存。2008年,他发起了这项名为OPTIMAL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根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状态选择患者进行临床试验。这种治疗理念,正是今天风靡全球的“精准医学”所大力提倡的,由此可见对当时全球肺癌专家带来的冲击和深远影响。

这项研究,证明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和一种全新的疾病全程管理模式,不仅显著改善了一大类晚期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还显著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研究结果不仅写入国内权威临床指南,还写入了美国和欧州的晚期肺癌治疗指南。这是第一个由中国大陆研究者主持且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被写入美国和欧洲肺癌权威诊疗指南的III期临床研究。

2011年,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杂志《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上发表,周彩存是第一兼通讯作者,这是中国大陆肺癌领域专家临床研究成果首次被该杂志刊登,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专家发表的影响因子最高的肺癌临床研究论文。

与死神“抢时间”是肿瘤科的常态,周彩存和他的团队更是将“抢”做到了极致。8年前,他带领团队建立并完善了肺癌小标本获取方法及分子分型快速检测路径,在肺科医院就诊的晚期肺癌患者,从初诊到初步确立治疗方案仅需4天(其他医院甚至欧美国家则至少需要14天)!这一时间被国际同行惊呼为肺癌诊疗“中国速度”。这项工作也因此荣获2017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

他还带领团队最早在国内开展分子标志物用于早诊的研究,将肺癌早诊率从69%提高至95%;建立了国内最早最全最好的分子检测平台,帮助95%以上晚期患者找到驱动基因,实现个体化诊断;建立广覆盖、无死角的肺癌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晚期肺癌疗效……十多年的探索和攻关,无数次临床-转化-基础研究,周彩存带领团队逐步建立和优化肺癌精准诊疗策略和全程管理路径,改变了中国肺癌整体诊疗模式,为肺癌患者带来一次次希望。

目前,肿瘤治疗领域的“明星”当属免疫治疗,周彩存正在研究PD-1抑制剂对分子靶向治疗失败的晚期肺癌患者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他说,“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未来又将有一大类患者人群可以获益。” 

关口前移,推动基层肺癌规范诊疗

“病人是看不过来的,所以预防和筛查尤为重要。因为早期肺癌可以手术切除,甚至治愈。” 随着研究的深入,周彩存把目光瞄准了肺癌的预防和早筛。

他介绍,早诊率提高后,肺科医院每年确诊1万多个新发肺癌。“但很多基层医生不具备这个能力。一些患者发现了结节,本来是早期,没有及时确诊,三五年后变成了晚期,真的可惜。而外地患者想要来上海治病,是真不容易。”周彩存感概。

近年来,周彩存带着团队陆续推出多个科普和继续教育项目,致力于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推动基层肺癌诊疗规范化。“基层医疗水平提高,患者在家门口就可进行肺癌的筛查、复诊、随访等长期规范管理,这样才有高质量的生存获益。”他说。

“肺癌网络公开课”,邀请国内百余位肺癌领域专家,以视频讲课、动画等多种形式,用最简单的语言讲述肺癌基础诊疗知识。

 

“肺癌规范诊疗基层巡讲”,历时6个月,横跨宜春、锦州、遵义、百色、洛阳等6个城市,累计线下培训1000多名医生,线上超过万人观看,义诊患者200余人。

“绿肺计划”,覆盖100个地市级和县级医院,通过培训、义诊、提供进修机会、帮助医院建立规范诊疗平台等方式,全方位助力提升基层医疗水平。据悉,到肺科医院进修的医生累计1400余人。

凸显专业和前沿的是“肺癌直播间”,通过远程连线向全国直播的方式,围绕临床实践中的疑难病例,一线城市三甲医院的大咖们进行现场多学科诊疗(MDT)讨论。

医疗无国界。周彩存说,医院还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医科大学、哈佛大学丹娜法伯(Dana-Farber)癌症研究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并接受多名德国、日本、美国医生前来进修。连续10年举办国际性会议中德肺癌论坛和18届国家级肺癌个体化治疗进展学习班,累计参会1万余人次。 

言传身教,倾心尽力培育后学

无论多忙,周彩存都坚持为本科生上课,多年来,他一直承担着医学院肿瘤学全部教学、内科呼吸病学部分理论授课。他招收和培养了60余名硕、博士生,悉心指导他们学习和科研,每月抽出1-2个半天,召集所有人开“组会”,学生汇报各自课题进展,他一一给出意见;对二年级以上的博士,他不定期向他们发送大量文献,要求他们提交学习报告、设计课题,面对面进行指导。

不遗余力的指导,结出丰硕的果。2019年毕业的博士生蒋涛就是其中一个。他曾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提名奖、上海市高校优秀毕业生、上海市大学生年度人物、全国“挑战杯”上海赛一等奖等荣誉奖项,更是国内肿瘤学在读期间唯一荣获全球肿瘤领域顶尖学术会议奖项“大满贯”的博士生,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86篇,其中第一作者48篇。

蒋涛说,“除了看诊、查房,周老师业余时间最大‘爱好’是看文献、了解国际最新进展。节假日也多数在医院,与我们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好的想法,鼓励我们一起去实现它。周老师已经是业内国际顶尖的专家,但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勤奋刻苦的状态,我们特别受鼓舞,不敢有丝毫懈怠,生怕稍开‘小差’,就跟不上他的节奏和思维。”

对年轻医生的培养周彩存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在科室内推行规范化诊疗,他带领团队优化流程创造肺癌诊疗“中国速度”,团队的所有医生也因此成长为跨科室的全能型人才。他们会读片,会做支气管镜,会穿刺取组织,会操作内镜下超声引导穿刺;还会做转化研究,懂标本保存,会做检测……目前,科室有医生37人,其中正高6人,副高8人;博士5人,硕士23人。团队成员任胜祥、苏春霞等人多次获得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杰出青年医师、浦江计划、扬帆计划等多层次人才计划,人才梯队储备充足、学科团队建设合理。

周彩存每周3次门诊,他耐心接待每一位患者和陪同家属,给出相应的专业诊断和治疗方案。“周老师对待病人,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属,发自内心地关心和体谅他们,这一点最打动我,也值得我一生学习。”作为新人医生的蒋涛这样说。(文/魏丹  图/武毅翔  肺科医院)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