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学校召开新专业建设研讨会

加快推进各新专业建设,确保各专业教育教学高质量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9-04-08  浏览:

43日,学校召开新专业建设研讨会,围绕我校去年获批增设的10个新专业一年来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研讨交流。

在我校去年新增的10个本科新专业中, 7个专业与“新工科”相关,分别是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海洋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4年制)。

我校是去年获批“智能建造”专业的唯一高校,该专业以土木工程为基础,实行土木、建筑、机械、材料、信息、控制、工程管理等学科知识的交叉,培养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土木、建筑等设施的智能规划与设计、智能装备与施工、智能运维与管理等工作。该专业对人才培养进行了顶层设计,按课程群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着手跨学院建设一批交叉课程,并启动了教改项目。下一步将筹划构建“智能建造”人才培养国际联盟,着力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新形态课程与教材建设。

 我校是去年获批“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4所高校中唯一一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该专业已分别与电子与信息工程、数学科学、航空航天与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院签订相关课程的开课协议。去年8月,由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牵头,携手全国近40所高校以及10家知名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联盟”。《智能制造工艺》等作为第一期建设的多门主干课程的教材将陆续出版。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过程中,组织了多次研讨;已在课程建设方面取得成果,承担完成 7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拟建设针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的实验实践平台。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适应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需求,将联合行业内重要企业、研究所,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在微电子及相关领域内,较熟练进行项目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的专业能力。该专业已设立责任教授,核心课程也已设立责任教授。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由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汽车学院设立,将新材料、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进行深度学科交叉融合。已在2018级新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中凸显了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专业课程中有三分之一为学科交叉型课程,2018年已建设多门跨学院联合授课的交叉课程。

“车辆工程(4年制)”专业适应我国未来轨道交通装备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将来能从事轨道车辆设计及集成、电力牵引与控制、健康管理与安全等领域的设计开发、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在课程建设方面,新设课程占到了专业课程近一半,交叉课程占专业课程的近四成。

海洋技术专业以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的建设为重要契机,培养海洋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既具备海洋科学知识,又掌握信息、机械工程和电子控制技术等相关知识的复合型跨学科新型人才,将其打造成为在海洋观测技术、海洋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方面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先进技术中心。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引进的高水平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将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将采取“四·四”培养模式:一是实行“四个全覆盖”,即为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机会、本研贯通培养模式、奖学金、国内交流实践学习4个方面的全覆盖;二是实行“四位导师制”,每名学生将有四位导师,即校外导师(由杰出校友担任)+校内导师(由校内杰出党政干部担任)+学院导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骨干教师担任)+辅导员。

我校国际足球学院获批的“运动训练”专业培养掌握运动训练相关的理论基础,能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运动训练技战术分析、体能训练及康复训练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获批的另一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则着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足球运动专业人才和足球领域行业管理人才。该专业将构建国际化合作办学机制核心课程,全面引进高层次国际认证课程体系,与国际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足球学科、国家级足球协会、知名足球俱乐部等开展合作。

 在听完了各个新专业一年来的建设情况后,本科生院院长黄一如教授表示,希望这些新设专业加快推进建设步伐,进一步共享学校相关资源,强化公共基础教学,加强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落实专业责任教授制、课程责任教授制,将专业课程做实、做细,确保这些新专业教育教学高质量。

与会的校内专家们对各新专业建设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括如何坚持各专业特色发展、如何在培养方案中更好地体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理念等。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