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文汇报:新型科研“利器”助推中国海洋研究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6-06-10  浏览:

      本报讯 (首席记者樊丽萍) 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底长期观测平台、被列入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的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网即将完成立项,参与单位包括同济大学、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等。据悉,海底长期观测系统的顶层框架设计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之中。基于我国海洋科学界多年的研究积淀和前期实验获得的支持,海底长期观测网将铺设于我国东海和南海的关键区域。

( 作业船正在往水下投放观测设备,用于海底观测。周怀阳供图)

      海底长期观测网被普遍认为是继科考船、卫星之后,人类认识海洋的第三个观测平台,通过在海底铺设光电复合缆,以电力能源供应和光纤通信传输,在线实时传输来自海底的观测数据,从而克服卫星观测止步于海洋表面、船只科考受时间和气候因素影响等弊端,是海洋科学“改朝换代”的创举。故此有人形象地说,海底观测网的前景,相当于通过技术手段实现24小时的海底直播。
      海底长期观测网项目的启动,意味着我国的海洋研究又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目前,从美国的海洋观测网计划(OOI)、加拿大的“海王星”海底观测网(NEPTUNE-Canada),到日本、意大利、德国、法国等打造的海底观测系统,发达国家都在海底观测系统上有所布局,将其作为开创新一代海洋科学的举措。
      此前,我国科学界已在一些特定海域选点建站开展小规模海底观测实验,第一个就是2009年建成的东海海底观测小衢山试验站。“打个比方,我们过去建的是幼儿园,而今后则是要建大学,开启系统性科学研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介绍,海底长期观测网列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标志着在国家层面投入国际竞争。“深海观测是国际前沿,难度高、风险大,而在海洋科技的世界级难题上,中国科学家不应该总是跟在别人后头,而是要敢于知难而进,及时参与国际竞争,在解决科学问题时贡献自己的智慧。”
      深海海底是地球表层最贴近地球内部的地方,借助海底观测平台,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从海水到海底再到地球深部的实时数据,从而实现对海洋环境作多学科的立体观测。对中国科学家来说,在实现水下和海底的数据采集、联网以及科学的大数据分析后,完全有可能开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天地。
      “东海和南海是我国最重要的海域,在几个关键海域建设海底长期科学观测系统,相当于抓住了我国海洋科学问题的牛鼻子。”按照学术界不少专业人士的看法,此次海底长期观测网的铺设位置,经过了充足的前期准备和科学论证。
      另据记者了解,结合海底长期观测网项目的实施,同济大学还将整合多方资源,建设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积极助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海是连通的,组建一支研究海洋的专业队伍,要集结国际上的力量。”在汪品先看来,开放和国际化是各国海底长期观测网的共同特色,而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也必然成为启动国际化高水平合作的重要平台。

      版面链接:http://wenhui.news365.com.cn/html/2016-06/10/content_430704.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