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与上海气象局共建中国气象局“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实验室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3-11-11 浏览:
强降雨、飓风、强降雪、持续高温、雾霾……日益频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现象,对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能提升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城市气候变化与区域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之间又是如何交互作用的?我校与上海市气象局达成共识,双方将共建“上海城市气候变化应对重点实验室”,围绕这些重大课题开展合作研究。在近日我校举行的该实验室建设专家评审会上,专家们一致表示,这一实验室建设意义重大,同意尽快启动建设。
我校副校长伍江、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王金星、上海气象局总工程师雷小途出席并致辞。我校李风亭教授和上海气象局穆海振教授共同汇报了实验室的筹建过程。
“气候变化引起强降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工程的运行风险将不断加大。”同济专家表示,面对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新挑战,我国在建的许多重大工程都迫切需要在设计、施工、运行工程中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以努力减少气候变化可能造成的损失。有些重大基础设施、大型工程建设,甚至要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就非常有必要对它们进行灾害性天气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为此,实验室将发挥同济大学在环境、土木、建筑、海洋、测绘、交通等多学科优势,以及上海市气象局在大气学科和气候变化领域的科研和业务优势,共同致力于提升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和技术手段,着重在重大基础设施适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力提升以及城市气候变化与区域能源、资源之间的交互作用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为减缓气候变化引发的城市灾害性事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联合创建气候变化研究的重点实验室,是2011年中国气象局与同济大学共同签署的合作协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局校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气候变化核心问题开展全面合作,以解决大型城市在气候变化应对、大气污染控制等重大问题,推进我国在城市气候变化适应与应对领域的研究和社会服务。
在当天的专家评审会上,包括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任国玉、刘洪滨在内的多位专家学者均对这一实验室的建设表示赞同与支持,认为实验室建设契合了当前国家重大需求,建设方案可行,希望尽快启动建设,并形成自身研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