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漫画“同济人生”

来源:新闻中心   时间:2013-04-08  浏览:
      剃平头、戴黑框眼镜、背双肩包、穿运动鞋、表情有些呆呆的“同济男”,以动植物为申诉对象的委屈吐槽,扣紧当下世情的“新24孝”,2013届应届毕业生李诗娇用诙谐幽默的表现方式,将其变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漫画作品。这些极具同济特色、饱含作者情感的画作正在四平路校区图书馆展出。

大学生活的漫画记忆
  新生报到时的忐忑、看到刚拿到手的一卡通照片的窘相,大学校园生活开始时的茫然;考试周图书馆“一座难求”的占座经历;大家爱上英语课的真实原因;选课时发动亲朋好友上网共同“战斗”;同济“一卡通”的强大功能;对“黑暗料理”的依恋和无奈……每个同济学子生活中的经历,成为漫画中一个个小故事。

311end


  漫画作品中颇具代表性的“校园篇”于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间陆续完成。“事实上,我描绘的都是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的事。”李诗娇介绍说,“将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点点滴滴汇集在一起,就是我们同济学子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2013041237511

  最初的创作灵感,来自李诗娇某天无意中在纸上随意画下的“同济男”形象,李诗娇把漫画贴在了学生交流网络平台——人人网上,没想到很快引来围观,点击率高得出乎意料,引起广大同济学子的共鸣。同学们也纷纷提供素材,给“校园篇”的《同济人生》系列漫画带来了丰富的创作元素。诙谐的笔调引起了在校同学们对身为同济人的无比自豪感,也勾起已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对母校的怀念之情。
  一名署名“蓝考拉”的观众在留言中写到:“十分真切地刻划了同济学子的日常生活,爱同济,爱同济人生”。

烦心事的卡通图解
  熊猫抱怨黑眼眶,斑马埋汰黑白纹,茄子诉苦“每个人拍照时都叫他的名字”,苦瓜叫屈“只看他的外表,不在乎他的内心”,壁虎直叹“城市的高楼他爬不动”,企鹅叫嚷“地球变得这么热,也不给他们提供冰箱”……

2013041236911

2013041237111

  漫画里,水果、蔬菜、动物、植物等都在宣泄自己的情绪,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我的烦恼谁明白》系列主要叙述了这些心理问题。这个系列的创作完成在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而灵感源于李诗娇的一个爱抱怨的好友,“时代前进得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速。现代人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压力都很大,时不时都会听到人们在抱怨这抱怨那。”虽然“同济男”点击率最高,但李诗娇本人最喜欢的是这组漫画。
  以漫画开解他人,同时也以漫画纾解心情,通过这些漫画让人们看到更多事物的烦恼与苦衷,从而停止抱怨,乐观应对问题,积极健康地生活,这是她的创作初衷。

世情下的家庭温情
  “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亲自给父母做饭”、“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经常为父母拍照”、“定期带父母体检”、“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这一幅幅温馨和睦的画面,勾勒出当下的“新24孝”。《新24孝》系列是李诗娇受全国老龄办邀请,于2012年7月绘制完成的。漫画以简洁的形象、传神的特征、诙谐有趣的表现告诉人们如何做好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重视亲情,互敬互爱。

201304123581212

1311

  在李诗娇创作《新24孝》的那一个月,由于时间紧,篇幅多,有时候还会出现构思“短路”, 李诗娇顶着压力,难免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时父母在身边给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励,而她也从父母的关爱中获取到勾画亲情的灵感,甚至一天之中绘制了8幅铅笔稿。
  事实上,漫画的确以一种新颖活泼的方式感染着人心。一位老年人观看后,颇为动情地说:“现在有多少人能理解一个‘孝’字?这次漫画展特地展出《新24孝》,呼吁孝顺父母、关爱老人,我觉得这个内容非常好。尤其是对于当下热衷电视剧和网络的年轻人,用漫画的方式来传达中国的传统美德,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这次漫画由校团委“济梦青春”大学生青春圆梦计划支持。目前展出的漫画,其实只是李诗娇创作中的一小部分。短短几年中,李诗娇绘制的漫画已有四五百幅。在她笔下,有属于同济人的“同济人生”,也有属于世界的博爱情怀。

作者素描:
  李诗娇于2005年走进同济校园,2009年本科毕业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年重返校园继续求学,攻读设计创意学院硕士研究生,并于2012年上半年赴丹麦科尔丁设计学院(Designskolen Kolding)交流半年。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