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要闻 > 正文

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来校宣讲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12-07-02  浏览:
      6月29日下午,由教育部、光明日报社主办的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示范宣讲活动在我校一•二九礼堂举行。南昌大学理学院已故教授石秋杰的事迹讲述者焦晓燕,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高松,大连海事大学教授贾凤姿,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等报告团成员作了专题报告。市教委副主任印杰主持报告会,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巡视员殷长春、我校党委副书记马锦明出席报告会,校党委副书记方守恩出席并致辞。我校和上海普教系统的部分师生代表出席报告会。
      方守恩在致辞中表示,正值建党91年,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之际,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报告团来同济宣讲,这是弘扬“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活动,是打动师生心灵,激励我们前行的盛会。同济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敬业爱生、乐于奉献,努力成为教书育人的模范履行者,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贡献。

1111111


      报告会上焦晓燕以“永生的博导妈妈”为题,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了同事石秋杰教授抗争病魔、潜心科研、爱生如子、关怀同事的感人事迹和独有的人格魅力、道德力量和时代精神。高松以“做科技报国、教书育人的先锋——我的教师之路”为题,介绍了自己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走上教师岗位后开展科研、教书育人、回馈社会的经历。贾凤姿的报告主题为“师德是教育之魂”,她结合自己教书育人三十载的生动事例和深受学生欢迎的体会,从师德角度谈了自己的教学感悟,表示“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修养,“热爱讲台”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授课技巧”是教师的业务道德修养。郑时龄以“用脑、用心也用手,做一名优秀的建筑学教师”为题,讲述了他在教学生涯中,坚持用脑、用心也用手,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的事业,在学科发展、学生成长、城市建设中实现自己作为教师的人生价值,的事迹,表示要为创造出“更好的建筑,更好的城市,更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四位报告人讲述的事迹折射出了教书育人楷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他们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现场听众掌声经久不息。
      听取报告后,在座师生深受感动和鼓舞。现场教师代表纷纷表示,要向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忠诚使命、修身立德,以自己的崇高追求、高尚品德、学识魅力和人格力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IMG_198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