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校领导出席2025世界中文大会并发言

来源: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时间:2025-11-17  浏览:

11月14日,2025世界中文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应邀出席会议,并在“数智时代本土中文教育体系构建”论坛上作了题为《数智赋能 中文济海:同济大学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的邀请发言。

吕培明介绍了去年同济大学发布的《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及其实施情况。作为上海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联盟秘书处,同济大学高度重视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中文教育。2025年聚焦技术赋能下海外本土中文教育的变革与创新,在收集的海外中文教育案例中欣喜发现中文师资培训项目、一线教师日常教学、远程中文及文化课程等都出现了人工智能应用的优秀实践。今年,针对海外中文教师、志愿者开展的“语虹讲堂”线上培训,还特别邀请了世界各地国际中文教育专家,讲授人工智能赋能国际中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同济大学与教育部语合中心合作建设的“国际中文教育信息化实践与研究基地”,以数智融合引领国际中文教育创新实践;通过建立全球网络驱动中文教育精准与共享发展。基地借助海外锚点,开展了中文学习数智产品调研。依托同济大学自建的专业知识图谱平台,进行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知识图谱与知识微单元建设的实践,力求未来为全球国际中文教育学习者带来高度个性化、高效且富有吸引力的学习体验。此外,依据《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协同同济在海外的孔子学院,联合开发了单词学习助手、汉语语言要素教学课程学习助手等智能体,研发了《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数字素养测评》、“中文+”工种汉语智慧教材等。

吕培明指出,数智化不是技术的简单叠加,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同济大学将继续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路径,与全球伙伴携手,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从“工具赋能”走向“范式创新”,为文明互鉴注入可持续的智慧动力。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剑青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赞扬了同济大学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教育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并以同济大学智慧园辅助决策“驾驶舱”为例,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赋能升级下的国际中文教育全球数智体系建构图景,希望同济大学继续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会前,吕培明会见了同济大学在海外合作设立的4所孔子学院的参会代表,讨论了2026年度孔子学院的重点项目计划。大会期间,吕培明参观了世界中文大会主题展的同济大学展位并进行指导。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