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中意大学校长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对话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意大利共和国大学与科研部主办,以“融合·创新·治理——面向未来的中意高等教育合作”为主题,来自中意两国60余所高校和机构的代表围绕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文明交流互鉴开展主题研讨。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意大利大学和科研部部长贝尼尼出席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部长与意大利共和国大学和科研部部长联合声明》。
会议开幕式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副部长任友群主持。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出席,与意大利多所著名高校代表共商中意高等教育合作新路径。会议期间,同济大学与米兰理工大学共同签署两校校级学生交流协议,标志着双方战略合作再添新篇章。

在“创新合作办学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主题论坛上,吕培明发表主旨演讲。他以2025年同济大学与都灵理工大学共同成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同济大学中意工程创新学院为例,系统介绍了同济大学在构建新型产学研融合生态方面的实践与思考。他表示,同济大学正着力构建以“AI+、绿色+、设计+”为特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学校通过实施“中意学术导师+企业导师”三导师制,依托与意大利高校20余年的扎实合作,走通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未来,同济大学将继续深化与意大利高校的合作,共同探索面向产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推进两国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度交流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同济大学对意大利的合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意两国教授间的学术交流合作,在中意两国政府倡议下,同济大学中意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已与近30所意大利知名高校开展合作,涵盖20多个学科专业的29个本硕博层次的双学位项目和11个校际交流项目,累计联合培养了近4000名中意毕业生。在科研合作方面,双方共建了多个国家级研究中心与中意联合实验室,围绕能源采集、可持续发展、地震工程、交通、汽车等共同关切的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同时,学校积极推动中意人文交流,通过艺术展览、学术对话、文化活动等多元形式,持续促进中意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