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工共生·智创未来”同济大学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工程产学研论坛举行
    
            
            
    
    来源:同济大学科技园
      时间:2025-11-03  浏览: 
    
                 
   
    
在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健康中国”战略指引下,为深入推进医工交叉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10月23日,由同济大学医学院与同济大学科技园普陀园联合主办的“医工共生·智创未来”同济大学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工程产学研论坛举行。论坛聚焦“干细胞”与“生物材料工程”两大前沿领域,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企业的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围绕科研成果落地、技术转化模式与产业化路径展开深入探讨。百余名同济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医工协同创新范式。 

在主题报告环节,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干细胞基地办公室主任、国家干细胞转化资源库副主任汤红明教授以《双轨破局·十年立新——中国干细胞监管政策的变迁与东方实践》为题,从国家政策、伦理监管与产业转化三个维度,系统梳理了我国干细胞领域近十年的发展历程与东方医院的实践经验,认为科学监管与临床应用并重的“双轨模式”,将成为推动干细胞研究实现新突破的关键路径。来自同济大学国豪书院的本科生胡昕珂则以《学生视角——技术突破与转化实践》为题,从青年科研者的视角分享了高校创新力量在科研探索中的思考与实践,展现了青年学子在科研领域的热情与潜力。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致慧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同济大学科技园和医学院的嘉宾们分别就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与青年科研实践等议题,结合自身科研与产业经验,从科研、产业与资本多重视角,深入剖析了创新项目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关键环节。现场交流热烈,思想碰撞不断。随后,与会师生围绕干细胞研究趋势、科研转化挑战及青年科研成长等话题积极交流。
论坛上,同济创业基金负责人介绍了基金的核心支持政策,详细阐释了针对科创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培育模式,可为同济系创业企业提供从启蒙到加速发展的全链条支持。同济科技园普陀园展示了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及产业集群建设等方面的成果。目前,通过基金与科技园的协同联动,已成功孵化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医工融合类企业,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持续动力。未来,医学院和科技园将持续深化“科研—临床—产业”全链条协作,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我国生命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