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季”同济大学庆典音乐会举行
    
            
            
    
    来源: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
      时间:2025-11-03  浏览: 
    
                 
   
    
10月31日晚,第十届“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季”同济大学庆典音乐会在一·二九礼堂举行,音乐的魅力与文化的共鸣在舞台上交织绽放。本次音乐会由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办,中德双方有关机构代表及文化、教育界嘉宾莅临现场。300余位同济师生与中外音乐爱好者共同聆听这场跨越语言与国界的音乐盛宴。 

同济大学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校长、原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同济大学原副校长董琦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季”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他表示,该项目自萌芽至今,已成为连接中德青年心灵、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今年恰逢中欧建交5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让中德文化与教育合作具有更深远的意义。他感谢德国及中国合作伙伴多年来的携手努力,并祝愿这一音乐交流平台在新的十年继续发展壮大。
德国青少年音乐比赛主席乌尔里希·拉德马赫教授(Prof. Ulrich Rademacher)高度评价双方十年的合作成果。他表示,“Jugend musiziert”与“中国青少年音乐比赛·蜂鸟音乐奖”在理念上相得益彰,双方在教育创新与青年艺术培养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今年在中国首次举办的室内乐作品创作比赛标志着双方合作的新拓展,其获奖作品“Decay”已于9月在德国波恩贝多芬故居上演,充分展现了青年音乐家的创造力与艺术潜能。
中国青少年音乐比赛·蜂鸟音乐奖主席张勇表示,十年前,该项目将德国科学严谨的音乐教育理念系统性引入中国,如今已从单纯的比赛平台成长为推动音乐教育普及的重要力量。该项目不仅关注演奏技巧,更注重音乐所承载的社会价值——让青少年在合作中学会倾听、理解与分享,这正是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他衷心感谢同济大学长期以来的信任与支持,使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之路愈发稳固、持久。
音乐会现场,来自中德两国的10余位优秀青少年音乐家共同登台,通过小提琴、中提琴、钢琴、长笛等乐器,生动且饱含激情地演绎了巴赫、莫扎特等大师的经典作品,既展现了演奏者深厚的古典功底,也体现了当代青年对音乐语言的独立理解与细腻表达。其中,来自德国的青年长笛手阿德莉娅·沙尔霍恩(Adelia Schalhorn)与姚润馨、朱泽远和朱悦淇3位中国青少年携手合作,呈现了莫扎特《D大调长笛四重奏》。这支在德国大师班期间结缘并共同排练的中德青少年组合,以默契的配合和流畅的音色,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音乐会迎来尾声。随后的“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奖”颁奖仪式,为本届交流季画上圆满句号。该奖项旨在表彰在音乐表现与合作精神方面表现突出的青少年演奏者,鼓励他们继续以音乐为桥,传递友谊与理解。
中国青少年音乐比赛·蜂鸟音乐奖创办于2016年,引进德国家喻户晓的“德国青少年音乐比赛(Jugend musiziert)”的模式及理念,由中德双方合作举办,是中德人文交流高级别对话机制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历经十年发展,其赛区已覆盖全国17个省市,累计举办赛事超2400场,建立了包括700余位国内外专家的权威评审库,举办大师班70余场,使超过4000名选手在合作中学习音乐,登上舞台。“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季”是该大赛举办后为增进两国青少年交流开展的固定公益项目,邀请中德两国优秀获奖者分别在中德两国举办交流巡演活动,旨在为年轻选手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促进中德两国间的人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