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争夺生源,三大高校联盟或将现“三国混战”局面。北大、复旦等7所高校前天宣布2011年举行自主招生联合考试。而在此之前,清华大学领衔的5校联考“扩军”为7校联考。与此同时,同济大学、天津大学等8所高校也在组建联考阵营。
11月21日晚,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香港大学7所高校宣布2011年7校将举行自主选拔联合考试。复旦大学校长助理、招办主任丁光宏教授透露,考生最多可以报考7所高校中的3所,考试的成绩7所高校可以共享。同时,复旦2011年自主招生使用7校联考成绩,只针对全国上海、浙江、江苏三地之外的学生。
随着3大高校自主招生阵营逐渐浮出水面,生源竞争必然会愈演愈烈。对此,复旦等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表示,生源竞争是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普遍现象,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竞争应当是良性而不是恶性的。丁光宏表示,学生最佳的对策便是“以不变应万变”。
近日,北大和清华分别和另外6所学校组成自主招生联盟,这两个联盟也分别被网友比喻为“北约”和“华约”。昨天,清华大学招办表示,明确反对“北约”和“华约”的说法,表示会认可另一阵营7所学校的一些考核。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孟芊称,今年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大学合作自主招生,一方面也证明了去年清华等5校探索的联考是有生命力的。但网上定义的“北约”“华约”的说法根本是错误的,他认为大学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合作,也包括招生合作,清华和北大等7校也同样存在。例如,复旦大学举行博雅杯比赛,获得博雅杯优胜的学生都表现出部分学科的良好潜力,这也是清华大学在某些特色专业上的参考因素之一。
对于社会上认为,联考联盟是为了掐尖的说法,孟芊认为,追求优秀生源是大学招生的永恒主题,但是不同大学对优秀的理解不同,所以招收的优秀学生也不同。比如今年清华推出的B计划,招收的是贫困地区相对优秀的学生,这和考试中的高分考生就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