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博览会上,不少参展的教育单位想尽方法吸引小朋友。图为圆形读书角让小朋友读书很开心 杨建正
为期三天的第五届上海教育博览会昨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为了帮读高三的儿子了解高校信息,徐女士一大早就在展会现场转悠起来。虽然也请教了一些老师,但徐女士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很多学校准备的资料很简单,提供的信息量不是很大”。
无论从规模还是参展单位来看,本届展会都创下了历届之最。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各展区均经过了精心设计,全方位展现了上海教育近年来的成就。但是,记者在现场发现,一些学校却忘了好好利用这样一个平台“推销”自己。
由于不少高校本周末都将举行招生咨询会,因此,好几所沪上名校展台布置简单。在某高校展台前,工作人员告诉家长,咨询材料要另行购买,10元一份,并不包括所有专业。一些高校展台上,只有两个学生模样的工作人员“留守”。当被问及“平行志愿”等热门问题时,他们语焉不详。
相比之下,精心设计的同济大学展位人气很高。招生办负责人正从考生在学校排名、历年分数线等方面,仔细跟家长们琢磨志愿填报的技巧。这位负责人感叹“家长们的提问越来越专业了!”在她看来,虽然此行并不仅为招生宣传而来,但既然参加了,就要尽可能让更多人了解学校。而在家长们看来,虽然各高校专场咨询会针对性更强,但自己也希望在这种“一式”展示中获得更多信息,多些比较。“对我们来说,每个和高校接触的机会都很难得!”家长们坦言。
现场创作动漫作品、雕面塑、切豆腐丝、演示急救方法……学生们的“十八般”武艺展示把职业教育展区变成了教博会现场最“有看头”的地方。
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科主任陈小霞叮嘱同学们好好准备。“每次有类似的活动,我们都会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她发现,除了一纸咨询材料,让家长切实看到孩子在学校里究竟能学到什么,更有说服力。她告诉记者,为了吸引生源,学校不仅积极参加各类展会、咨询会,从今年开始,还到区内各初中举行宣讲会。
今年学校自主招生计划60人,已经有100多名学生报名,比起往年,人数有了显著增加。改变招生方式、主动出击果然让学校尝到了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