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视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大学生染“黑”比决斗更可怕

来源:   时间:2003-04-16  浏览:

宁波大学两学生因口角而约定到校外决斗。为了这场决斗,双方均带了自己的同班好友前来“助阵”。决斗开始后,艺术学院的学生黄某拔出一把尖刀要与朱某“单挑”,见此情景,前来观战的章怕手无寸铁的同学吃亏,就走向前去劝架。已拉开决斗架势的黄某见章走向上前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尖刀对准章身上连刺4刀,章当即死亡。出事后,黄扔下尖刀逃跑,其他观战的同学拨打了110(2003.4.14《今日早报》)。

相信凡是看了这则新闻的读者,谁的心情都会比较沉重:好端端的天之骄子,居然为一点所谓的“争风吃醋”,以利器相见,真是经够悲哀的。然而,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竟然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们前往“观敌瞭阵”,最终导致“助阵者”出师未捷身先死,就不是用一个“悲哀”所能够形容了的。

大学生决斗,劝架学生反而被活活刺死,这件事自然容易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不过,这里笔者并不想就事论事,而是想提出一个憋在心里很久的话题,那就是不能忽视一些在校大学生和社会黑社会团体交往的趋势,这远比偶然的决斗事件更可怕。个别大学生为了所谓的走出校门,在社会上经常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和那些人称兄道弟,推杯换盏,好像挺风光、很成熟。问题在于,这恰恰是自己被染“黑”的开始,只不过自己没有察觉罢了。一旦当自己或者哪个好友受了“委屈”,很容易想到找这些哥们给“摆平”。这个“摆平”,往往包含着暴力倾向。

之所以说大学生染“黑”比决斗更可怕,是基于以下两点忧患。

其一,被染“黑”的大学生未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会以此作为“制胜”的法宝。某高校的一名研究生为竞选研究生会主席,敢当着老师的面公开发出威胁:只要其竞争对手入选,他就要和对方拼个“鱼死网破”、“你死我活”。尽管事后这位威胁者狡辩说那不过是说说而已,但也不可轻视他“发誓”时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一旦形成,难保哪天他不会较真。还有一个研究生,同样为争某个职位,公然暗示对手“我在社会上认识很多人”。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只要你不识时务,就可能要承担相应的风险!思想被沾染成“黑”色,还愁行动是不紧跟着“步调一致”吗?

其二,两个人“决斗”,虽然同样需要付出血的代价,但这样的“损失”毕竟还不算大,涉及面也不广,而大学生染“黑”的性质则远远比个别人的“决斗”更严重,它代表的黑势力的魔爪向大学校园的渗透,它所造成的后果是为黑势力“培养”有知识的“后备力量”。黑势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染缸,只要哪个学生被拉下了水,再想漂“白”自己哪有那么容易?而一旦这些大学生陷入黑势力的泥潭,对提升黑势力的成员“素质”无疑是绝好的良机,而对整个社会的危害则是个灾难。

遏制大学生被染“黑”的趋势,笔者认为应从戒酒入手。时下的一些高校周围乃至校园内,简直成了酒馆老板发财致富的乐园。大学生喝酒成风,自然容易惹出许多是非。笔者所在的高校附近,每天夜里划拳声甚嚣尘上,不到凌晨3点是难以绝迹的。据一位在那里摆摊的老板透露,那里每年至少要被捅死3个学生。大学生喝酒携带刀具,这本身就意味着“黑势力”已经自发萌生,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制止,后果不言而喻。

打“黑”之余,别忘了先洗净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恐怕不是杞人忧天吧?

千龙新闻网 2003年4月16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