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阮仪三:小镇故事,正上演或已湮没

来源:【新闻晚报】   时间:2013-06-25  浏览:

       □晚报记者 孔冰欣
       这应当是游子们羁旅天涯的一个普通全景式扫描:寒窗苦读至大学毕业,工作后一度折服于大城市的煌煌壮阔,然兜兜转转浮年数十载,终悟西京东都繁华三千东流水,比起故园的一排排草垛,一块块青石板来,总是犹嫌不足。事实上,人们对于那些古城古镇古村的偏爱,不止源于心底对乡愁的依恋,亦在于九州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山郭寨寮,不经意间泄露了历史浓缩的密码,续存下民族的文化基因。
       近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及其团队历 10年心血采写的 《遗珠拾粹 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二卷本出版,让世人得以重新回顾、审视古建筑的价值、意义所在。书中记载的古镇、古村,有的已经列入保护名单,有的则仍深藏闺中,阮教授团队实地踏勘,收集一手资料,撷遗珠话瑰宝,萃录史、地之精华。
       问:读《遗珠拾粹》,好像透过一个万花筒看世界,千百个正在上演或是已经湮没的小城精彩故事,透过笔者简练的文字,栩栩如生,恍然如昨。这其中有哪些古城让人印象特别深刻?
       阮:比如福建连城培田古村。古民居群由30多栋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处私家书院和4座庵庙道观、2道跨街牌坊及1条千米古街组成,街巷里石板路,门前旗杆石,至今保存完整。门楼匾额,房舍整洁,男女老少彬彬有礼,民风淳朴亲和。
       古村的产生和客家人南迁有相当的关系,因此当地的宗族教育、励学机制、儒风培育无不体现了客家社会“耕读传家”与“入仕为官”的文化价值取向。据《吴氏族谱》载:培田吴氏至七世即“文章大显”,父子连科。《光绪谱》卷首 《科名志》记录了从七世至二十世(后为新学),明清两代邑痒科名以上的人名,共计73人。而《仕宦路》列名由明九世吴廷至清十九世吴拨祯止,共计11人。至于族人中用钱“捐纳”的各种学衔、官爵,族谱并将其列于榜册。培田人各系祖宗开设的义学、裔资谷本为办学、助学、讲学之用,这种尚学机制使得宗族教育行之有效。常挂于吴氏家祠、堂屋的长短楹联,直接传递了“作国俊髦,扬名显亲”的欲望与理想;“官报”、“捷报”在厅堂墙壁的彰显,对培田读书人的鼓励也是不言而喻的。明清时期培田陆续建有书院近20多所,吴氏在延聘名师上也很舍得出资,“义塾有名师,宾榻有上客,内院有鸿儒”,儒风的熏陶在族内子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培田对整个村落族人进行了全方位教化。天后宫旁的武厂可供村民练武以强身健体,同时满足了体质优势者为武科举做准备;容膝居专为村中妇女传授道德礼仪、女红女工、烹饪工艺及婚育知识等。
       再比如浙江前童500年来碧水穿街绕巷无停歇。明正德四年始为避免旱涝灾害所修渠道,至今仍婆娑蜿蜒。前童的手工业经济在宗族里处于重要地位,门类齐全,代出才人,木匠、裁缝匠、砖瓦匠、泥水匠、石匠为古镇赢得了“五匠之乡”的美誉,其中尤以木雕之术冠绝四方。
       问:上海本地的古镇有否入选?
       阮:南汇新场古镇。唐时俗称“石笋滩”“石笋里”,南宋建炎年间两浙盐运司署迁盐场于此,比之他处“旧场”而言为“新”,故曰“新场”。明清以来,"市集繁盛,人文荟萃,科第两朝堪盛",镇区歌楼酒肆,商贾辐辏有“小小新场赛苏州”之谣,其热闹程度一度超过了上海县城。
       问:“十三牌楼九环龙,马鞍水桥石驳岸”是古镇昔日繁盛景象的真实写照吧?
       阮:镇上原存众多牌坊,明代即有贡元坊、旌节坊、熙春坊等13座牌坊,可惜大多被毁,现仅残存世科坊的石柱。“环龙”则是石拱桥的形象称谓,如今清代的千秋桥是唯一保存完好的遗响。古镇水乡格局完整,接财神、水龙会等民俗节庆人流熙攘,喜气非凡,一派 “江南人家尽枕河,舟楫过处田林美”的祥和风貌。马鞍水桥上的“牛鼻子”(系舟的缆石)多刻有精致的装饰图案,坚实古朴;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手工作坊(船行、绳坊、竹木作等)分布于洪桥港沿岸,充分体现新场盐运漕运的水乡特色。
       问:新场虽小,禅寺庙舍却多,南山禅寺、青龙庙等建筑玲珑清幽,掩映田园民居。除此之外,古镇的整体格局与建筑风格有何特色?
       阮:大街两侧散布着奚长生药号、张信昌绸布店、康泰丰米庄等老字号店铺,三层楼歇山顶的“第一楼”书场则是古镇老人喝茶听戏话家常的首选之地,为全镇的标志性建筑。其余酱园、典当行、混堂什么的,都保留着浓厚的“老早额辰光”的感觉。
       很有意思的是,地处“魔都”中西交融的背景环境下,新场的建筑装饰语言中常现西洋元素。门窗两侧的柱式喜用发券、卷草纹样、铸铁工艺栏杆、彩色玻璃、进口马赛克等,天井地面也出现了水门汀刻花的形式。外来的装饰艺术与传统的围合天井式木构瓦顶相结合,中西合璧,恰是海派风格。
       问:四川昭化古城的修缮过程据说充满了戏剧性?
       阮:这事不得不提。古城本来衰落破旧,所幸骨架犹在、修复有望,谁料当地住户嫌弃木结构房子不美,以现代“方盒子”状陋棚、玻璃橱窗为好,故工程进展缓慢无比,改一个算一个。岂知汶川震后,凡经修缮的木结构建筑都无大碍,而老百姓喜欢的“方盒子”全塌了,经此大难,居民纷纷“强烈要求”按照规划改建,“上海的专家神了!”其实“神”的与其说是上海来的专家,还不如归功于中国古代木作工艺的集中智慧。材质本身的弹性,加上卯榫的有机连接,足以容许小的扭动,化解外力的冲击。
       问:一部《大红灯笼高高挂》,让世人眼中的古镇印象变得鲜明异常,却也烙下了刻板成见的印痕。近年来常可见古城古镇投入巨大热情搞开发,诚意十足,可当所有的小镇全是红灯笼高挂,家家户户卖扎肉,老妇身着蓝印花布衣服的时候,实在让人视觉疲劳,进而备感刺眼。您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
       阮:不同地区的古城、古镇、古村,历史上其实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建筑的美学是和一个地区的民风及百姓的生态息息相关的,“千人一面”何足道?一味强调“红灯笼”之流的固定标签,用格式化手段统一古镇面貌,最终只可能泯灭古建筑的个性,并导致“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的古城、古村彻底沦为“庸脂俗粉”。
       问: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为了发展旅游事业,许多地方修复古城古镇,做了不少假古董?
       阮:这点让我很痛心。许多古街、古屋花里胡哨,不按传统技艺,全然为了哄骗游客眼球而装饰布景,殊为可恶,金玉其表,败絮其内。
       问:我们到底为了什么保护古城?这个问题才是您与当地政府、开发商之间根本理念的差别吧?
       阮:保护古城、古镇、古村,本不该与经济发展直接挂钩,我一直强调这一点。更须关注的,乃是滋养、发掘这些“遗珠”们的文化内涵。为了穿凿附会而生生造假古董,建“仿古新城”,根本没有必要,且伤财耗时。
       问:那么“发展”与“保护”一定有冲突吗?鱼与熊掌一定不可兼得吗?
       阮:只要规划得好,双赢局面可期。像《遗珠拾粹》调研内容的一个亮点是,除了交代清楚古城、古镇、古村的基本概况、突出特点、建制沿革、民俗风情等等,还有针对性地给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与保护策略。
       以京杭大运河沿线古镇为例。其中山东南阳古镇曾特意新修两座花栏杆石拱桥,以之为美,不想弄巧成拙——既为运河沿线,便要通大帆船,其上怎可再造石拱桥?缺乏常识,大煞风景。后来我领衔为其重新制定了保护规划,现当地已有旅游事业的有序开展。
       再如浙江杭州塘栖运河古镇仅存的传统水乡风貌地段——八字桥地段,宜整理修葺车家桥、芳杜洲景致,包括廊棚和卓氏宅园。
       又如江苏江都邵伯运河古镇、新沂窑湾运河古镇。前者不仅是千年古镇,突出的地理位置同时使其成为了历次革命斗争的集聚地和优秀产业建筑的触发地。如近代扬州-淮安运河段,利用庚子赔款修造的船闸3座。除老闸被拆,邵伯船闸至今正常使用,是古镇保护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一环。后者拥有很好的商业文化资源:粮食贸易繁盛,斗伙们量斗时悠扬的"斗行早唱"曾是窑湾八景之一;国药业历史悠久,老字号药店多;油酒业发达,甜油、绿豆烧曾与药材并称"窑湾三宝";纺织业、饮食服务行业同样繁荣。对这些"老字号"、"老工艺"的保护、发掘、振兴,决定着古镇的未来。
       问:全书显著区别于一般“到此一游”式的游记杂文:学术上非常严谨,资料汇编、统计、分析非常科学规范。事实上,采编团队的这种用心反而会削弱一定的阅读兴趣,一幅幅秀美出尘的插图之外,读者必须确保自己具备足够的耐心吧?
       阮:只有通过逐字逐句地品读,方能感受每一颗遗珠的独特光芒。今后若有机会,我和团队还将继续发掘新的璀璨遗珠,记录下新的传奇。
       结语:若干年前,阮仪三教授带着其他杂志不愿发表的厚厚一沓调研材料,找到《城市规划》的执行主编石楠,双方商定杂志特辟“遗珠拾粹”专栏,每期提供两个彩色页面刊登调查报告。至今专栏已逾100期,铸就了《遗珠拾粹》二卷本的雏形;而社会各界对我国古城、古镇、古村的重新认识、估量,也远非昔日可比。也许,在现代化狂澜的裹挟之下人们很难独善其身,回复到农耕文明中最理想化的田园牧歌式生活。然而我们可以放慢脚步,真正体悟、珍惜、呵护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心怀敬意,静静地感受那古老的安宁,与尊严。

1

浙江杭州塘栖运河古镇水北街东段鸟瞰

2

四川广元昭化古镇——地震后,除屋瓦坠落,建筑基本完好(相府街)

3

福建连城培田古村老街西侧的进士第入口

4

浙江杭州塘栖运河古镇广济桥

5

上海南汇新场古镇的枕河人家

6

浙江宁海前童古镇

7

《遗珠拾粹——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踏察》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阮仪三编
出版年:2013-4

       很难想象这位不笑时有点严肃,笑起来却非常可亲的老教授,以前居然是个很“皮”的男孩子。
       他老家在苏州,人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只不过美丽的姑苏自有不那么美丽的地方,比如坟场。小阮仪三曾和一帮“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伙伴们壮着胆子到坟场看鬼火起舞。一簇簇的磷光忽闪忽灭,跳东跳西,虽说蛮有看头,但也让男孩子们“吓势势”的。野狗常常把尸体拖得狼藉不堪,因此路边常见死人骷髅头,大家禁不住好奇,想要试验“黄豆入七窍,洒尿动人头”的传说是否可信,于是“猜咚猜”先选出放黄豆的人,再对着骷髅头小解,可惜众人皆因“压力太大”而致尿意全无,于是“骷髅头是否跑路”之惑终成千古之谜了。
       成长于充满古城风情的苏州,让阮仪三对于传统,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有着最执着的认定。同济大学毕业后,他投身于城市遗产保护的事业,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90年代他受命规划保护上海城市遗产,提出控制外滩建筑高度,砍掉已建大厦的过高部分,意见受到很多人的肯定,却也激怒了设计者,其中包括不少知名的前辈建筑师。此外,南京路步行街的成功也离不开阮仪三“不拓宽,不大拆大建,不加篷”的主张。同样,提篮桥犹太人居留地若非阮教授及时插手、上书陈情,难逃被拆命运。
       阮仪三敢说敢做,性情中人。“地方上乱搞的,实在看不过去的,我就会跑去骂他们,向上级反映情况。 ”最鲜明的一个例子是对“大同模式”的炮轰,“百姓请愿官员留任又如何?造假古董就是造假古董,仿冒的东西长远不了!以重建和修复的名义破坏了真正的文物,是一个谬误,一股歪风,可惜一些人看不透。 ”南海神庙的窘境更是让阮仪三心痛难平:这座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昭示了海疆和平,国泰民安的殷殷祈望,奈何四周竟被发电厂、庙船厂、化工厂所困,完全破坏了古籍所载“以龙头山为玄武,大蚝以为朱雀,山水格局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吉祥地”的美好描述。 “庙不安宁,神不归位,恐四方魑魅魍魉蠢蠢欲动。”中国人信奉风水,而深究堪舆术,内中大有学问,不可简单等同于“封建迷信”。风水学八字真言——觅龙、察砂、理水、点穴,都是前人总结的经验,有实际意义。
       阮氏 “文化苦旅”,可称引人入胜。上世纪80年代初,阮仪三一行人赴西夏古都统万城踏察,极目远望,荒漠茫茫,当地经年累月见不到外人,因而决定大开筵席款待来客。大家在城里空地上垒了一些石块,铺上几块门板当桌子,点燃篝火用汽油桶支着个大铁锅煎饼。开饭令下,每人面前一碗白酒、一盆蛋饼,划拳吆喝助兴,吃得不亦乐乎。须臾酒醉人散,一夜好睡,浑然不顾虱虫侵扰,酣畅豪情,可见一斑。
       陕北干亢的公路,触目所及也是一片灰黄,所以“绿洲”榆林的存在倍显珍奇。此城东依驼山,西临榆溪河,左山右水,北邻沙漠,巍然关外雄镇。其间长街古朴,雕楼重重,边塞古风遗韵犹存。左宗棠任陕甘总督之时,倡导植树造林,绿化边疆,曾在榆林留下题咏。不必嗟叹“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因为“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公柳”是西北人民心中的丰碑,榆林城更是阮仪三心中的绿色卫士。
       “挽狂澜于既倒,救文物于危难”,此联墨迹纵横,力透纸背,高悬阮仪三教授的办公室,锋芒毕露到想不惹人注意都难。他就是这么率性,坦白,看不顺眼破坏古建筑的事儿,也不太在乎自己的直言不讳有时会造成一些难堪。在那么一两个特定的瞬间,你会发现这个 “鬓已星星也”的老人身上,分明跳动着“想看骷髅头滚着跑”的可爱“小鬼”的影子。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6/25/content_1047912.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