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彭震伟:申城需区域化运作削减“生态赤字”

来源:【新闻晨报】   时间:2013-06-05  浏览:

 w3

w4

崇明东滩湿地空气清新,一位游客在绿色环境中晨练,尽情享受着清新空气。
晨报记者 陈征

      晨报记者 葛志浩
      青山绿水、云雾环绕,“长寿之乡”巴马的生态环境不可复制,但对上海这样一座大城市来说,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时,仍可从中寻得借鉴之道。合理配置公园、湿地,人为营造建筑群间的“小气候环境”,并学会在快节奏的环境里过慢生活,申城完全可打造成为“生态之都”。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申城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有哪些可作为之处,都市人又怎样拉近自己与健康、长寿的距离,记者日前专访了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彭震伟。

      “蛋糕”不够分上海要依托周边
      有这样的生活,每天在我们身边重复:早晨6点半,闹钟喊起了睡梦中的你。换上产地为江苏和广州的衣裤并洗漱之后,你开着汽车前往公司上班。一天的工作虽然忙碌,然而午间运自周边城郊的蔬菜让你至少在食欲上得到满足,傍晚过后,回到地处内环线沿线附近的两室一厅房子里,你又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生活在城市里,每一天人们都在消耗着各种资源,包括氧气、食物、交通以及住房等等。然而,如果把所有这些城市居民所需求的资源理解为“蛋糕”的话,那么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像是一块块硕大无比的蛋糕,只是非常遗憾,如今的它们大多已无法喂饱住在其中的人们。
      这样的道理,被专家称为城市“生态承载力”的过载。
      “有个名词叫‘生态足迹’,它对城市而言,代表着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对生态的需求,比如,他呼出的二氧化碳需要相应面积的植物去吸收,他每天的食物需要对应面积的耕地来保障,他每天的出行需要依赖于城市里有限的交通资源。问题在于,当城市里所有人的‘生态足迹’总和超过了城市的生态承受力,所形成的生态赤字该如何弥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际人居工程与设计学会主席彭震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以巴马为例,“长寿之乡”的美誉源自曾经生态资源丰富的历史,然而当大量“候鸟人”涌入,宾馆变得拥挤、食物更加短缺,大量本不用出现在当地的洗发水、沐浴液、塑料袋等也跟随出现,原来休闲的生活模式由此改变,这一切都意味着,当地的生态承载力正走向极限。
      2006年,一篇名为《上海市2003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分析》的文章刊载于同济大学学报上。据该文中课题组的研究,本市在2003年时生态足迹总量已达生态承载力的8倍,而随着人口不断导入,这一过载的情形仍在加剧。
      “城市的特殊之处在于,许多资源无法由自己产生,而必须依托于周边地区乃至更大的区域。”彭震伟表示,一定意义上,城市的生态基础依托周边地区,只有区域化的运作才能让城市的生态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所以,上海要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不能把上海看成‘上海的上海’。”

      合理规划湿地给自行车留“绿道”
      在上海地图的右上角,有一条“绿道”连接着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这条路从同济大学边门的国康路起,途经中山北二路、政修路桥、政修路、国权路,到复旦大学门口的邯郸路。当初,这条路是为了加强两校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互换学分,并为鼓励人们多使用自行车而设。六七年前,它已成为人们决心改变快节奏生活的见证,然而就在日前,当记者采访期间再次来到这条路上时,狭窄的路旁已停满车辆,柏油路面上虽然仍留着那条绿色的划道线,但已被压在橡胶轮胎之下。
      “快节奏的城市,更需要慢生活,这是提高城市宜居性的关键,就像巴马那样,虽然自然环境不可复制,但是我们可以在城市规划时设置一些引导设施,让人们的生活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彭震伟说。
      城市的浮躁,随着人口的膨胀以及环境的污染而逐渐浮出水面。就像连接于同济大学和复旦大学之间的那条曾经的“绿道”那样,如果不能坚持引导,最终人们还是会与污染相伴。而在机动车聚增的同时,越来越频繁传来的灰霾污染预警则反映着城市人对自己健康的过度消费。
      “在规划时,城市就要给人们留下引导措施,比如家附近要建一片绿地,最好不远处有河流,有湿地,若有方便骑自行车的道路,就尽量给这些低碳工具划出‘绿道’。”彭震伟告诉记者,所谓慢生活,不是指让做事的效率降低,而是学会抽出时间与自然接触,爱运动、多呼吸新鲜空气,喜欢用清淡的饭菜代替大鱼大肉。
      一来,慢生活让城市人走近健康,二来,如果城市的慢生活已成习惯,那么相应的资源消耗会减少,空气污染减少,对周边地区农业等资源的依赖性降低,不仅有利于自身生态质量的提升,也能够减轻周边地区生态承载力的负担。
     但现实却是,城市的工地不断出现,相应的生态设施却未跟进配套。“每一个细节都很重要。比如说,不要忽视一片湿地的作用,它能够像一张天然的过滤网那样,过滤掉城市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以防它们进入饮用水体,所以,只有留出足够的自然空间,才能让慢生活变成可能。”

      打造多个核心疏导人口往城郊发展
      2000年,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大约为910万,而如今,这一数字已超过了1200万。如果用红色来代表高密度人口对生态资源的需求度的话,那么现在上海的中心城区已经“红得发紫”。相对于实现“生态之都”这一目标而言,专家给出的建议是,今后城市要打造多个核心和组团,让所有的居民都能得到同样质量的生活。
      设想,在一个城市里的街镇,住在此处的居民每天可以花20分钟骑自行车上班,有配套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中心区一样,下班之后若想找一个酒吧或影院放松一下也能立即如愿,这样的生活,悄然地降低了整座城市的交通压力,并且可以通过规划建造合理的绿地,让每个人都能找到舒展的空间。“当一个地区的居住、工作、休闲和娱乐都配套齐全,那么这里的人们生活就可以减少对城市中心的依赖。”在彭震伟看来,相对于目前中心城区人口高度集中,每天许多人花费几小时上下班的现状,组团式的城市生活可以让人们活得更自在。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城市就需要打造多个设施齐备、生态环境良好的核心。
      那么,怎样打造这些“核心”?又怎样疏导人口,让城郊也变得繁荣?专家建议,让整个城市的产业及其空间联动起来,中心城区变成产业前台,人们可以在这里彼此交流、展示、促成生意,但真正的生产空间或者后方支持团队则可分散于郊区城镇。与此同时,将城市发展规划与生态规划步伐调整为一致,一边创造价值,一边让人们离自然更近。“郊区城镇能成为这样的‘绿色核心’,它们天生的优势就是能与自然有更高的融合度。”彭震伟说,比如,现在上海城市中心区的建筑密度很大,居住小区的楼房间距有限,不仅给予人们心理压迫感,也不利于日照、空气流通和形成小气候。但是,如果在新规划的建筑密度相对较低的小城镇里,人们完全可以借助合理地安排小区里每幢楼的朝向和间距,让每户家庭在尽可能多地获得日照时间的同时,也能使得空气在小区里更加自然地流动,形成更加健康的“小气候环境”。“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影响着整座城市的生态质量,在合理规划的同时,打造‘生态之都’也需要人人自觉践行垃圾分类、减少私车出行以及厉行节约等理念。”彭震伟说。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3-06/05/content_1037611.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