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王冬冬:全力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核心标识度

来源:上观新闻   时间:2024-11-19  浏览: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是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号召力的实现路径,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在于提升品牌的核心标识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之一。上海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深化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工作中,如何基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的创造力、传播力和影响力,讲好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故事,展示中国新时代“人民城市”美好生活的样本,是需要继续发力突破的重点之一。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是提升上海城市文化号召力的实现路径,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在于提升品牌的核心标识度。城市文化品牌是指用来识别城市文化的名称、标志、符号或设计产品等相关要素,其作用是识别一个城市并使之同其他城市的文化区别开来,在公众头脑中形成印象,产生对该城市文化的认知。构建城市文化品牌的逻辑起点源于商业竞争,但价值终点则在于公众对城市中要素感知与情感认同,在城市主体精神及其心理层面的获得感与存在感,与人的主观感受紧密关联。城市文化标识作为对城市独特文化与城市精神的高度提炼,具有对内社会整合、对外形象展示的作用,是城市文化形成品牌的主要因素。因此,城市文化品牌化的关键在于提炼出城市文化中那些被人们主观可感知的标识要素。而城市文化品牌号召力强的关键就在于它的核心标识度高。

作为动词的标识是对标识物及其环境的认知、认识和辨别,是与人互动的标识符号建构过程;标识作为名词则是指主体可视、可识别的具象物,是需要被理解和识别的内容的所指之物。城市文化品牌的标识过程是指将城市精神和文化底蕴通过标识物传达出去,并在传达之中强化并引导人们间的相互感受的行为,城市文化标识度则针对这一标识过程,度量城市文化发展呈现出来的特征及其便于识别的程度,着重强调其感知与体认属性。人们感知和体验城市文化最直观的方式就是通过视觉表象符号进行感知,因此,从品牌建构的角度出发观察城市文化的标识过程,可以将城市文化品牌视作一个以城市文化核心表述为主题的视觉叙事文本,从受众对文本的接受中找到提升标识效果的关键节点。

基于对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情况的调研,借鉴国内外城市文化品牌标识度建设的相关经验,我们认为,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标识度需要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做到“三好”。

一、打造一个“好IP”

上海城市文化具有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三大资源,内涵丰富。每种文化资源都有一批与之对应的高质量和知名度的文化标识物。持续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是上海化育市民美好生活方式,增强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基础。同时,上海文化品牌标识物涉及的内容从建筑、生活场景、美食,到影视作品、节庆活动、展演展示等,种类多、数量大、覆盖面广,各类标志物之间,类内标识物之间在指向对于上海文化的表述上还缺乏紧密的逻辑关系。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标识度,首先要整合三大文化资源在表述上海文化特质中的逻辑关系,以此为主线将标识文化的核心素材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最能体现上海文化先进性、最具活力的叙事IP,让上海文化标识资源在表征和传播上海文化的工作中形成合力。

为此,在上海文化内涵的提炼上,要深挖上海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的特质,找到海派文化在上海红色文化形成中的作用,以及上海江南文化的特质与海派文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基于三大文化的上海文化IP的主题表达。

在上海文化IP的演绎上,找到适合的故事,形成故事宇宙,打造具有可持续穿透力的文化。以最能体现上海文化传统和城市精神的标识素材为基底,面向新时代个人全面发展期待的诉求,形成焕发上海文化核心标识素材叙事发展潜力的、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可能的故事宇宙。

在上海文化IP的呈现上,要与生活场景深度融合,让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根部,让生活展示文化的魅力。

二、做强一个“好推广”

要依托上海文化核心IP的叙事张力,以整合传播的思维,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成像和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内容表达和场景呈现的新手段,形成日常生活的文化流露,大型活动的文化宣誓和文化产品的文化表征相结合的线上、线下融合文化传播格局。

在这一格局中,要以上海特色的红色文化的气魄、海派文化的格调和江南文化的底蕴,实施“文化+”“+文化”战略,促进“文、体、旅、商、展”相互借力,同频共振,协同发展。

在内容建设上,要充分借助上海作为全国文化建设高地和亚洲演艺之都的优势,加大文艺作品和展演项目“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通过提升国际重大文化节展赛事影响力,扩大重要文化节展赛评活动竞争力,引进更多国际顶尖的演艺项目,吸进国际高品质的注意力聚焦上海;同时也作为原创文艺作品“走出去”的“桥头堡”,努力形成国际文化合作项目对接,为文艺创作团体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自身文化内涵创造条件,结合进一步擦亮上海驻演品牌,提升上海原创作品的艺术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此外,还要充分运用上海城市精神激发市民刚健、有为生活的动力,让“市民文化活动品牌”和有创意、有特色的市民日常活动,形成上海文化标识的鲜活意象,提升上海文化对在地人群的凝聚力和外来人群的吸引力。

在渠道建设上,充分把握数智技术带来的传播形态发展新趋势,一方面,做大做强整合市、区、社区三级媒体的媒介融合立体传播网络,让不同形态的媒体在上海文化品牌推广过程中各施所长、协同发力;另一方面,着重提升传播网络中核心节点的平台特色和传播力,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确立自身特色,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创新表达方式,提供优质的信息内容和鲜明的思想观点。

三、落实一个“好维护”

要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核心标识度,并使之保持一个高位状态,还要落实好对上海文化品牌系统的维护。

首先,要构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都市建设相适应的指标评估体系,为“上海文化”品牌建设提供督促标靶,使“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具有科学、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第二,在制度建设层面做好支撑。要加强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激发文化产业活力;要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培育演艺新业态,促进区级国有文艺院团、民营文艺院团发展,提升文艺创作主体的活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完善文艺创作扶持机制,继续推进文艺创作精品、优品、新品的扶持计划,为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国际美誉度的优秀作品创造条件;要继续做大“上海文化”品牌百佳创新案例评选和推广的制度支撑,保证上海文化品牌标识能够立体、可感、持续更新。

第三,在硬件建设层面,要结合城市微更新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优化区域文化设施布局,为市民的创意生活向文化产业转化提供物质保障;要进一步结合文化产业新业态,更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演艺中心的结构和功能,创造服务生活、浸润文化特色的多功能交往空间。

第四,在人才培养层面,要着力形成合理完善的人才引进制度,打造国际文化人才集聚地;要借助上海高端学术教育资源聚集的优势,搭建、提升产教融合育人平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需求。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818847&v=1.4&sid=67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