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既具有与其他学科共同的属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顾名思义,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要以培养学生的国际中文教育能力为基础,使他们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能服务中国大国国际形象建设。专业人才既要懂中文,还要能向世界推广中文。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中文语言功底、跨文化沟通能力,他们还要掌握并熟练运用教学方法论,具备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跨学科的综合素养、灵活应变的教学策略等基本素质。
在原有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基础上新设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类别博士学位,名称变化意味着内涵变化。着眼于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复合型要求,人才培养机构如何突出国际中文教育学科转型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人才具备哪些基本素质才符合学科人才培养目标,这些都迫切需要国内外学界认真思考,并拿出具体实施细节方案,在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培养环节、实习实训、师资要求等方面推动系统性调整和改革。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类别学科的设立是在主动适应国际中文需求的转型,而转型是顺应时代变化、世界变化甚至自然环境变化的自然选择。当今世界,新质生产力成为国家硬实力的重要标准,能否在科技领域产生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引领性的新质生产力,决定了中国的未来。而要形成新赛道,就必须与旧赛道脱离,这样才能心无旁骛,抢占世界科技发展制高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设立,就是一个新赛道。
每一次转型,都是一次升级扩展。对外汉语时期、汉语国际教育时期,都是世界中文需求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而如今的国际中文教育阶段,则是在新时代中国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世界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的前提下,世界中文教育对多元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蓄水池,国际中文教育学科也必须相应确立新标准、提出新目标。新学科的设立,不但会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从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为主向教学与学术能力兼顾转型的发展道路,而且会更紧密结合国家软实力海外输出与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国家战略需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形成综合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传统学科优势的新型国际化学科体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以时不我待的历史责任感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担当,日益走到了世界舞台中央,在世界向何处去等方向引领方面的话语权重增加,也自然要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国际中文教育作为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兼具的新兴学科,始终伴随着中国走向世界中央的每一步,并在人文环境营造、专业人才精准培养、中国大国国际形象塑造、文化共享共荣等方面即时提供决策咨政和创新模式探索等服务,发挥了学科特色优势,使特色学科与中国特色、中国话语主导权紧密结合,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的典范。
这说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培养人才的特殊性。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及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不能只是“中文通”,更要是“中国通”。我们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不能仅仅是因为世界需要教中文的人,而是因为世界需要热爱中文和中国并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专业人才。因为通中国,因为知华友华爱华,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会担当“中国责任”,源源不断接力培养出越来越多“通中国”的中外人才。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结合度高,实用性强。但专业类别一级学科设立后,管理部门和高校自然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纳入学校常规学科体系,即与土木工程、交通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等实行同一管理体系和评估标准。从有利的一面讲,只要将国际中文教育与这些传统学科结合好,就可以借助这些学科的资源,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跨学科知识素养,更能应对国外学习者全面了解中国的需求,也能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从不利的一面讲,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会逐步趋同化,而逐渐弱化国际中文教育的战略性、实用性、国际性,尤其是国际中文教育事关中国国际形象,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但按传统的学科建设思路发展,则可能将这一伟大事业局限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专业”视野,久而久之,就会重新混淆国际中文教育与其他相似学科的关系,难以形成完整的、独立的、系统的学科发展思路。
但随着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发展,以之为中心的中国特色国际中文教育科学体系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将获得高质量发展,并将随着中文世界化由点及面、由浅入深,推动中国在世界上的话语权重逐渐提升,以文化软实力为中国硬实力营造合适有效的国际环境,最终将从一个角度或一个方面根本改变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外强我弱”局面,形成与中国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相一致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链接:https://column.chinadaily.com.cn/a/202410/24/WS6719ff4da310b59111d9fb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