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石建勋:提高居民收入与缓解经济失衡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10-11-04  浏览:
      在出口导向模式和投资主导不可持续的特定背景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出路在于加快推进分配体制改革,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扩大居民消费
      过去30年,中国经济成就斐然,但经济失衡问题也相当严重,一大症结是国内消费不足,居民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45%下降到了近年的3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在70%以上,中等国家一般是60%。
      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不足
      分配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根本原因不是老百姓有钱不花,而是可支配收入不足,这与国民收入分配严重失衡有着直接关系。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源以不断增加的速度过于向政府及企业倾斜,家庭和个人,以及地方政府所得的份额相对降低。中国社科院最近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显示,2009年按全口径计算的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2.2%,不仅大大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较也不算低。一方面,政府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挤压了居民收入和企业收入增长的空间,使得居民消费能力和民间投资能力下降,另一方面,政府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滞后,又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内需的不足迫使政府不断加大公共投资刺激经济,也使得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增强,需要更多的贸易顺差来带动经济增长;对外贸和政府投资的依赖加强,又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和居民收入受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个税改革已经不容再拖
      “十二五”期间,在出口导向模式和投资主导不可持续的特定背景下,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出路在于加快推进分配体制改革,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扩大居民消费。如果取得重大突破,未来10年左右,居民消费率将从当前的35%提高到50%-55%,最终消费率将从不足50%提高到60%-65%,使得消费成为经济内生增长的主要动力。
      首先,各级政府在发展理念上,必须将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改变为“居民收入增长”,把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的水平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绩考核指标,改变单纯衡量GDP指标的现状。
      其次,要加快税制改革。目前,老百姓意见最大的是个人所得税蜕变成了“人头税”,工薪阶层缴纳了大部分个税,而真正的高收入者,因为收入来源复杂、税收征管不严,却可以少缴税或很容易避税。时至今日,要解决或缓解中国收入分配矛盾,个税改革已经不容再拖。除了大幅度提高个税起征点外,还要在税制的制度设计上作全方位更新,把目前实行的分类所得税制改为国际流行的综合税制,同时加强税收征管。
      第三,加大初次分配改革力度。主要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企业工会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劳动者工资集体谈判制度;建立劳动者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有计划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限制垄断行业高收入;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激励企业为员工加薪等。
      第四,尽快提高国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确保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让百姓无后顾之忧。除了要在农村更加积极地推进农村社保制度建设、在城市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保制度之外,还应考虑在社会保障制度中设立专门面向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基金,支持低收入群体后代提高人力资本质量,避免贫困代际传递。
      积极增加居民的资本性收入来源
      第五,积极增加居民的资本性收入来源。未来,只要是有盈利、能赚钱、政府规划必须要搞的各类项目,应通过各种金融创新,设计各种金融产品,鼓励民间资金直接或间接参与投资,尽可能减少地方政府发债乃至不发债。
      第六,提高国有企业分红比例,分红资金统一纳入财政各级预算,专项用于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或全体居民的消费水平。
      第七,加快推进“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改革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方式,打破城乡二元的体制机制,走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健康城市化道路,为改善民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要尽快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全国性规划,尽快统一城乡、区域和不同社会群体的公共服务体制,并由此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力争把城乡、区域人均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差距控制在2倍以内,在实现制度公平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
      经过30多年改革发展,中国经济的总体实力已大大增强,当前走上实现共同富裕之路,条件已初步具备,我们已有能力进一步提升国民的收入、消费与福利水平——“十二五”期间如能积极作为,便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失衡问题。
      (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