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彭震伟:“四大工程”为毕业生铺好就业之路

来源:【中国高等教育】   时间:2024-06-04  浏览:

同济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切实把学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机制建设、人才培养、供需对接、生涯教育等重要环节,探索实施工作机制效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供需对接成效提升和就业指导水平提升“四大工程”,全力促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2024年4月,同济大学2023级本科生专业开放日暨生涯嘉年华活动现场。(夏青/摄)

实施工作机制效能提升工程,强化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撑。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双组长的学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广泛调动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校团委、武装部等13个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在校级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谋划、形成持久合力。二是建立年初召开年度学生就业工作会议、年中根据就业进展召开专题会议、年末在党委常委会汇报专项工作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通过工作会议、专题研究、指示批示等方式明确校院两级在重要时间节点的中心任务。三是突出学院主体责任,形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就业工作专职辅导员具体落实,院系领导班子、研究生导师、班主任等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格局,将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年度考核、评奖评优指标体系。四是持续健全学生就业工作有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定《同济大学“扬帆奖”评选办法》《同济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促进计划》《同济大学202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修订学生就业引导“青松计划”实施意见稿,进一步织密织牢就业政策保障网。

大学生在现场参与生涯探索活动。(夏青/摄)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夯实高质量充分就业基础。一是落实“招生—培养—深造—就业—校友”等人才成长全过程中各要素联动,制定发布《同济大学关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本科生院、研究生院、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定期研讨,推动以高质量办学吸引优质生源、以优质生源促进人才培养、以人才培养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现选才、育才、成才的有机统一。二是构建学生成长评价体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正确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将传统学业评价和多维度多元化评价相结合,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构建覆盖“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贯穿人才培养环节全过程,涵盖“入学前、在校中、毕业后”全周期,服务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生评价体系。三是加强就业数据统计监测,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重点分析毕业生继续深造、赴重点领域就业、赴基层就业、赴科研院所就业、毕业去向落实率等关键指标,每年度编制《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人才满意度评价与市场需求报告》《学生生涯发展与教育报告》,从就业角度展现人才培养成效、探讨人才培养改进提升方向。四是不断完善就业状况反馈预警机制,将毕业生就业情况作为学院、学科、专业动态调整的数据支撑和重要参考,对毕业去向落实率过低、连续多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红黄牌预警,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的良性互动。

实施供需对接成效提升工程,拓展高质量充分就业渠道。一是深入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带队赴重点地区、重要单位了解人才招聘需求,挖掘优质岗位资源,推动校地校企人才合作走深走实,积极将访企拓岗成果转化为就业市场资源,2023年共计访企拓岗129家。二是更大力度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构建线上与线下渠道相结合、专场与双选形式相补充的校园招聘模式,每年度组织开展秋季校园综合招聘会、春季“职场直通车”系列招聘会、行业类专场招聘会、党政企事业单位专场宣讲推介会等招聘活动超过500场,服务用人单位数近3000家,在“秋季校园招聘月”“寒假暖心行动”“春季攻坚行动”“百日冲刺行动”期间实现“月月有招聘,周周有宣讲,天天有岗位”。三是开拓校外就业市场资源,主动贴近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带领200余位在校生参加地方性招才引智和企业实习开放日活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有关地区、行业、企业的人才政策、发展趋势、招聘需求,助力供需双方实现更加精准有效对接。四是构建矩阵式招聘信息发布渠道,建成以同济大学学生就业信息网为主体,“同济就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为引擎,毕业生就业联络人群和各类专项岗位信息发布群为辅助的招聘信息横向发布矩阵,搭建“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院就业工作分管副书记—学院就业工作专职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学生骨干(毕业班级联络人)”五级纵向信息发布与反馈体系,组建各地选调生、人才引进、中小学教师“种子计划”等专项交流群上百个,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实施就业指导水平提升工程,引领高质量充分就业方向。一是健全生涯教育工作体系,加快建立以“行·择·济”生涯教育季为统筹,职业素养提升训练营、求职技能提升训练营、扬帆成长营、青松计划体验营、国际组织储备人才训练营为主干,以名企高管话生涯、博士生涯大讲堂、“手牵手”就业助力计划为补充的立体式生涯教育体系,满足学生对求职理论提升、求职视野开拓、求职能力训练、求职专项帮扶等方面的多种需求,各类生涯教育活动年均服务学生超过5000人次。二是深入推进学生就业引导工作,推出“扬帆成长营”基层就业能力提升活动,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了解相关政策、提升职业技能,举办赴基层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基层就业促进周,营造“在基层厚植家国情怀,在西部展现青春底色”的良好氛围,2023届毕业生中赴重点领域就业比例超过70%,1578人赴基层就业,779人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就业。三是选树就业优秀典型,开展毕业生赴基层、“四重”领域就业创业典型案例征集,180名2023届毕业生获“扬帆奖”评选表彰,将树立优秀毕业生典型纳入常态宣传和氛围营造中,以合集和单人的方式推出毕业生访谈录及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展示同济大学毕业生把小我融入大我绽放绚丽之花的群体形象。四是完善精准帮扶机制,针对就业困难群体搭建职涯规划教育平台,帮助其拓宽职业视野、了解行业发展和岗位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加强对未就业毕业生的“一人一册”跟踪帮扶,通过求职指导、个别辅导、资源对接等方式帮助学生顺利求职。

(彭震伟、许秀锋、王凌凌、肖斌文;彭震伟为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

https://mp.weixin.qq.com/s/5Z6H187pBk4S1r9w0yM5jw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