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孙宜学:大变局下孔子学院的“变”与“不变”

来源:文旅中国   时间:2022-10-13  浏览:

孔子学院发展至今,始终不改初心,始终致力于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外友谊,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健康和谐发展。

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世界文化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也属于世界人民。地域界限是人为界限,不等于文化界限,而文化交流则可打破这种人为的地域界限,以及地域界限长期形成的心理界限,最终还原“世界文化一家”的原貌,并共同丰富、发展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财富,使人类文明始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孔子学院的创立和运行,就是要通过培育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华文化的园地,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搭建起一座座中外语言文化沟通理解的桥梁,编织出中外人民民心相通的纽带,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事实证明,孔子学院促进了多元文明的互通互融,增进了各国人民的心灵相通,加强了中外人民的友谊。因此可以说,孔子学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就像孔子是中国的孔子,也是世界的孔子。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孔子学院一桥飞架中外,“中”在这头,“外”在那头,桥上的任何一个部件都是联通“中”“外”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是中外人民摸索前行的脚印叠加与累积而成的,这样的桥梁,融合了中外的感情与友谊,也只有双方相识相知、心心相印才能搭建起这样的桥梁。

每一所孔子学院的创设都是一次相恋,从创建伊始的初恋,到中间的磨合甚至冲突,到后来因相知之深而岁月静好,其中的沉淀与厚重,是合作双方基于深深的友谊和信任共同培植积累而成的。双方共同种下的这棵友谊之树,必能结出真心的果子。双方共同推进中文教育,共同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实际上就是相知之心在同一律动!

当前,面对百年未有大变局,孔子学院发展的软环境与硬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孔子学院的未来发展也自当与时俱进,适时而变,相机而变,以变应变。但主要的问题是:回顾过去的成绩,面对目前的局势,展望未知的未来,我们在充满信心的同时,更应该脚踏大地思考:在保证初心不变、宗旨不变的前提下,孔子学院要变什么?如何变?

品牌形象要变,但初心不变。孔子学院转隶后,发展目标更高,规划设计需要更科学具体。在孔子学院形象和品牌建设、传播理念方面,应该有新的思路和方式,在师资培养和资源投入使用机制、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也应该形成更具有国别特色、合作双方特色的品牌形象,差异化发展,应逐步形成“某某孔子学院”商标,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发挥孔子学院中外合作方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冲动,将孔子学院作为自身发展的必要成分,提供各种支持。

每个国家都重视民族语言的国际传播,孔子学院作为双方合作的语言教育机构,应打破“中文教育机构”这一单一的品牌形象,在中文为主的前提下,增设所在国语言甚至多国语言作为教学内容,变中文教育机构为双语教育或多语教育机构,变支持型发展为自主型发展,大音希声,从而获得更宽容的生态环境,在竞争中强肌健体,确保中文教育在所在国的可持续和可创新。

格局布局要变,但方向不变。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孔子学院目前的发展变化属于常态,属于发展新阶段。在已有互信互助基础上,如何继续基于语言教育与文化交流合作的基础,结合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合作双方的涉外办学工作,着眼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将孔子学院的教学与研究纳入进来,总体规划,一体发展,以此统筹更多的学科资源,更好实现中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互通互鉴互用,是未来孔子学院布局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这样,孔子学院才会真正内在于合作双方肌体,才会真正内在于合作方所在国的语言文化教育体系,双方的合作才会稳步拓展到更多领域,才会从教育机构逐步拓展到社会各个层面,处处在又处处不显在。这样的孔子学院,就不仅仅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平台,而是成为常态化的教育机构,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必需品,这样的孔子学院既更包容也更被包容,才能真正实现以语言教育促中外人文交流的初心。

根基不变,但服务方式要变。未来百年大变局视域下的孔子学院,将面对更加精细化、碎片化的海外中文学习需求,海外中文学习将日趋差异化,也需要孔子学院工作更加精准化。比如,以后海外中文学习者可能会产生学习中国方言、民族语言的需要,拟与中国某一地区合作的商业团体、文化团体或个人,可能就会提出专门学习某一地区方言的要求,比如上海话,天津话,山东话……那么我们有没有这方面的准备?我们是否能随时有老师,随时有教材,随时有一套科学的教法,任何时候,中文服务的宗旨都是:凡是有学习中文的需要,我们都应想方设法满足。面对未来可能的这种中文学习需求的转变,我们现在就要未雨绸缪,精准研究和准备,保证更准确地让我们的中文服务精准落地,提供精准语言服务。这样才能加快中文和中华文化的本土化进程,也使孔子学院更快融于本土,长于本土。

(作者系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常务副主任)

链接:https://share.ccmapp.cn/shareDetail?action=opendetail%3Brichtext%3B6347b19b7312b300080ca5a1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