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单晓光 许春明: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知识产权相关部署

来源:知识产权报   时间:2021-03-10  浏览:

【编者按】

政策措施暖心,目标任务“给力”。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干货”满满,引人瞩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哪些值得高度关注的知识产权相关部署?本版特摘编其中部分内容,与广大读者一起,看看专家怎么说。

【报告摘要】

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专家解读】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  单晓光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企业的核心合法权益。唯有依法严格保护中外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才能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引领时代大变局的潮头。

开放包容,方能互利共赢。也是我们深化知识产权全球治理所努力追寻的目标。事实证明,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科技经济合作和交流的主要内容。没有开放包容的平等知识产权保护,就不会有世界科技经济的良性合作和交流。因此,唯有构建平等保护、开放包容的知识产权国际环境,全球的市场才会更开放,更宽广;各国的机遇才会更多样,更丰富;世界才会更多彩,更繁荣。

在新发展格局中,我们唯有依法加强对中外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努力有效平衡各方利益,不断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才会有公平竞争的环境。我们期待与各国共享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共同绘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丽画卷。

【报告摘要】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专家解读】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许春明

高质量、高品位的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传播,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基础。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应以制度激励保护精神文化产品(主要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新修改的著作权法对创作者和传播者权益加强保护,作出一系列立法司法举措,充分激励了创作者的创作和传播者的传播,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等事业的繁荣添砖加瓦,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驾护航。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强国建设不仅需要文化创新,也需要文化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整理,专家解读由本报记者 孙迪 杨柳 李倩 实习记者 熊花平 采写)  

链接:https://www.cnipa.gov.cn/art/2021/3/10/art_53_157510.html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