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袁烽:公共文化空间,彰显乡土人文之美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0-11-15  浏览: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重要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对传承乡土文化、涵养村民精神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营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彰显新的乡土人文之美?值得深入思考。

  营造乡村美学

  乡村美学依托乡土文化呈现出来。美丽乡村建设,亟待构建一种新的乡村美学与乡村生活。

  相比人口稠密的都市,中国乡村具有极富张力的自然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它们构成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于无声中熏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构建新的乡村美学与乡村生活,需要对乡土文化进行重新认识,即重寻人地关系的和谐、追寻乡土文化的基因、发掘乡土文化的个性等。作为村民参与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的重要桥梁。重寻乡土人文之美,成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建的基点。

  位于四川崇州道明镇的竹艺村,就是一个典型。竹艺村置身于川西林盘景观之中,拥有乡土气息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和大多数村落一样,竹艺村也面临着如何激活乡土文化的难题。乡村社区服务中心“竹里”的落成,提供了新答案。“竹里”之名,源于陆游《太平时》诗句“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这座位于乡郊田野上的青瓦房,以迥异于传统乡建的形式“漂浮”于林盘之中,定义了一种新的乡村美学。

  为回应诗句中的空间意境,设计师拾取原味乡村特质,通过“无限形(∞)”的数字化拓扑找形,把“竹里”的内与外、竹与瓦、新与旧的关系,概括在“大象无形”的屋顶下,使其渐隐式地延展到自然中。建筑外墙创造性地引入原本多用于器皿类的、小尺度的道明竹编,结合模数化控制与传统纹理设计,让建筑的曲线美与设计美相契合,不仅很好地展现了该村特有的乡土文化,更营造出一种既熟悉又新奇的美学体验。整个建筑一气呵成,远远望去,青瓦房与周围竹林、树木、田地以及远山相得益彰,实现了当代建筑与自然乡村的对话。

  扎根独特的乡土文化,走出一条数字化设计与建筑传统、人文环境相结合的乡村美学道路,是设计团队从“竹里”实践中得到的启示。

  涵养精神生活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建,不仅要做好形象设计,激活乡村公共空间;更要充分拓展其内在功能,涵养村民精神生活。

  新的公共文化空间,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乡村,其实和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设计师在设计之前,需要认真思考乡村需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思考人和土地的关系以及乡村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等等。建筑营造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彰显一种态度、一种价值取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建,应该着力提升精神文化内涵,营造出村民真正需要、享受的生活空间。

  在“竹里”成为竹艺村的地标之后,当地政府部门又将整个竹艺村的改造升级工作交到设计师手里。为使竹艺村焕发生机,设计师在村落中安置了一些对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对乡村精神文化建设有积极作用的现代公共文化空间,如竹编创意馆、第五空间(生活服务中心)、游客中心、青少年工作营地等,以点带面,起到活化整个村落的作用,把村落打造成集生态、文化、产业、生活、公益于一体的发展系统。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营建,不仅要着眼于“远”,为未来乡村生活打下基础;还要着眼于“近”,维系村民传统生活需求。在云南大理云龙县永安村,大到村民的婚丧嫁娶,小到邻里间的日常闲聊,都急需开敞的室内外公共空间。之前,村里的公共活动空间只有永安下村的一个村民议事活动场所,上下村之间高差近百米,交通极不方便。考察了当地地形和环境后,设计团队在路狭坎陡的永安上村,为村民营建了一处供聚会、议事、仪式之用的集体活动空间与精神记忆家园——村民议事中心,实现了打造“公共生活大空间”的目的。村民议事中心的长廊跌宕有形,村民在廊下可围树议事交流;内部建有村中会议室、檐下展廊等功能性建筑,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了场所,就有了活动;有了公共文化空间,就有了更丰富的文化生活,村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品质也会随之改变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实现乡村文化的对外传播,还要加强本地居民的精神文化建设。

  增强文化认同

  乡村建设应重视当地人文特性,融合建筑技术与乡土人文之美。以一种共同建造的态度进入,才能真正与乡村融为一体,增强村民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共同建造,可以是老建筑与新建筑的对话、建筑师与村民的协商,也可以是建筑师对乡土文化的尊重,是自然与文化的相融相生。村民有了文化认同,才扎得下根,才能让“离土”生活变为“归乡”生活。

  位于四川成都大邑县安仁镇的OCT“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便在营建中保留了农耕文化用地与林盘田居的生活体验。从高空俯瞰,建筑就像一块散落在大地上的卵石,融入原有林盘景观,营造出“图画宛然山远近,人家对住水西东”般的美好乡村画卷。相比富有标志性的主体建筑,“水西东”的附属构筑物更贴近村民生活日常,增强了村民的认同感。长廊与农耕辅助用房融入当地自然环境,也融入村镇基础设施系统之中。架在田野中的木栈道,不改变田野的任何形态,原生植被和四季耕作场面皆可入景,与建筑相得益彰。而农耕辅助用房,主要用于存放农耕劳作轮替的工具,满足休息、餐饮等需要。

  重新发现乡土价值以实现乡村振兴,日渐成为当代社会的共识。设计者应在尊重乡土文化、尊重人与自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土人文之美,并观照村民生产生活,将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成富有乡情乡愁的场所。

  (作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链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11/15/nw.D110000renmrb_20201115_1-08.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