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声音 > 正文

刘强:“环同济圈”如何突破天花板

来源:解放日报   时间:2020-09-14  浏览:

记者:据说课题组当初提交了20多条政策建议,今天看来几乎全部落实。这是怎么做到的?

刘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大学、企业、政府,形成合力非常重要。

它最初是自发生长的,后来进行课题调研时,我们跑遍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倾听他们的声音,而政府反应十分迅速。

第一,企业希望提供更优惠的税收政策。杨浦区政府就给予设计企业与高科技公司同等优惠待遇,这在当时是一种创举。

第二,希望提高同济大学的学术水平和声誉。因为周边企业依托同济的品牌,一说同济出来的,甲方就有信任感。

第三,为企业提供培训。许多小企业发展到中大型规模时,会遇到管理瓶颈。后来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其他各系各专业,做了很多针对中小企业的管理培训。

第四,提供低租金的商务办公场地。这个诉求当时非常强烈。设计企业苦于找不到办公场地,而大学周边还是衰败的老厂房。有人说:“只要有地,就能长出好庄稼。”

也有企业提出,希望改善周边脏乱差的环境。别看有的企业规模小,但在当时却能接到大项目,客户来头很大,如一些外省市管理者。如果连接待客户、开会的地方都没有,有点说不过去。

于是,杨浦区政府联合四平路街道,进行周边环境整治、升级,街道美化改造,新建商务楼宇,同时积极助推老厂房改为产业园区。

记者:“环同济”的产业集群模式,可复制可借鉴吗?

刘强:我们不能简单以为,学校有某些优势学科,就能在周边发展出优势产业。有同样专业的不少强校,为什么周边没有形成设计产业集群?

这是一所大学的专业与一座城市发展、空间更迭在最好的时候相遇。最初研究时,我觉得它可遇不可求。后来随着课题深入,我发现政府如果能很好把握产业集群的内在规律,顺应规律,就能事半功倍。

记者:你觉得政府做对了什么?

刘强:首先杨浦区政府充当了“清道夫”。先去倾听企业的声音,不多加干预,尤其不做提前干预,提前拍脑袋的设想。但企业一旦提出问题,政府立即解决,由此事半功倍。

其次,助推器功能。杨浦区历史上被称为上海的“下只角”,商务环境曾经比不上中心城区。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得到重视后,在政府推动下,同济周边原有建筑的使用性质发生转变,一大批衰败的老厂房改造为商务楼、创意园区。

如同济科技园的大楼原租用给证券公司,改造后用作科技园;渔业机械研究院拿出沿街建筑,与“沪东科技经济沙龙”合作建立了“沪东科技园”;远洋广场原为一幢宾馆建筑,逐渐演变为以设计企业为主的商务办公楼;赤峰路上的书香公寓是一个居住小区,后来大量设计企业入驻其中;国康路上海第十二服装厂车间改造为商务和教学楼……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一个产业集群拉动了周边的城市更新,它是“产城融合”的典范。

杨浦区归纳过“三个舍得”:“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通过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形成大学与城区的共赢格局。

老工业区“凤凰涅槃”,优势再造,成为创新型城区。“三区联动”后来一直被杨浦区反复提及。

记者:如今,大兴土木的时代已经过去,城市发展进入更新、微更新阶段。您觉得未来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刘强:关键还是好的空间载体不够。最近几年,“环同济圈”走掉非常多的企业,溢出到上海各地。企业长大后就很难在同济周边找到更适合、更具规模的空间,出走势在必行。超过500亿元后,圈子遇到了天花板。

如何以这个圈为辐射点,与杨浦区的其他老厂房、园区空间对接资源,扩大圈的辐射面,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

此外,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近年来做了很多尝试,设计与社区结合,营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进一步激发空间的创意生产力。这可能是未来新的增长点,引领城市生活形态与创意产业的变化。

挑战很多,能做的还很多。

链接: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showNewsDetail.htm?id=300006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