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外滩源”保护开发全面启动

来源:   时间:2003-01-10  浏览:
“外滩源”保护开发全面启动
三年后初具规模,五至八年后全面完成
规划方案四个地带
东部:绿地花园与黄浦公园连接,完整恢复中山东一路33号(原英国领事馆)大绿地。
西部:各类建筑围绕虎丘路上新建博物馆广场布置,在四川中路——滇池路——圆明园路——北京东路围合区域建设下沉式商业广场,建设市政广场和花园广场,设置小型专卖店、高级酒店、博物馆、小型办公楼等建筑。
苏州河畔滨水地带:一系列小型建筑点缀在高度不同的亲水平台的上部,滨水景观休闲街与黄浦江边的步行道一直通往末端的河滨广场。
西南:拟在中山东一路31号位置新建一座五星级宾馆。
■记者王蔚报道
本报讯上海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的源头——“外滩源”保护与开发项目今天全面启动。记者昨天从黄浦区获悉,作为今年上海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重点项目之一,3年后,一个崭新风貌、重塑功能的全新的“外滩源”将初具规模;5至8年,“外滩源”保护与开发项目将全面完成,一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标志性区域将崛起黄浦江畔,迎接2010年世博会的到来。
“外滩源”位于苏州河和黄浦江交汇处,东临黄浦江,北抵苏州河,西倚四川中路,南面滇池路,共22.9万平方米。作为外滩的源头,该区域内现存包括原英国领事馆在内的14幢上海市近代优秀保护建筑,风格多样,流派纷呈;作为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历史底蕴赋予了这片区域无可替代的人文景观和经济价值。
然而,随着上海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这片地区的功能越来越难以充分发挥。一方面,该区域建起了十几栋风格互不协调的建筑,使原有整体环境和历史风貌受到损害;另一方面,在保留下来的不少近代建筑中,有的大楼被加层,有的则被改为工业用房、仓储和居住用房。使用功能的失当与混乱,使该区域的经济价值难以提升。
“外滩源”保护与开发项目将使“外滩源”焕发新的活力。在功能定位上,它将充分发挥“外滩源”特有的自然环境及历史文化优势;定位高消费、高品位人群;开发高档宾馆、服务性公寓和主题写字楼等。
根据目前的规划方案,“外滩源”地区的建筑面积将从目前的42.3万平方米缩小到37万平方米,容积率大大降低,绿化率可达60%,城市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在项目建设中,与外滩近代保护建筑风格不相协调的新建和违章建筑将被拆除;历史建筑的沿街特色立面将得到保护,内部设施将得以重新整修;区域内的交通将重新调整组织,高档次的服务设施将陆续出现。
“外滩源”保护和开发将采取新机制,“规划先行、成片开发”。据透露,保护和开发前期由政府部门委托新黄浦集团实施地块动迁、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之后通过土地批租等方式实施成片开发,并积极吸引境外大企业参与房地产开发。
“外滩源”保护和开发目标具体包括——
  重现风貌:以尊重历史文化的态度,重现西方建筑多种风格集聚而和谐的外在特征,体现优秀建筑经典的人文价值和景观价值,折射近现代上海城市文明的进程,使“外滩源”成为上海无可替代的独特风貌区。
重塑功能:在保护性开发指导原则下,以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重新调整“外滩源”地区的自然生态、旅游居住、商务办公、文化娱乐等内在功能,使历史建筑适合现代生活需求,推动其在塑造上海城市功能和形象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使“外滩源”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的标志性区域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外滩源”的开发受到历届市领导的关注。2001年8月,黄浦区在对“外滩源”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研基础上,聘请同济大学常青工作室主持项目的概念设计,并邀请专家对概念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修改。2002年6月,“外滩源”保护与开发概念性规划在市政府专题会议上获得通过。市领导对该项目提出要用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带动高水平建设,使开发建设经受住历史检验,并定下“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要求。此后,市区规划部门向全球征集“外滩源地区城市设计方案”,经过选评,意大利格里高蒂设计公司的规划方案胜出。去年12月,“外滩源”项目正式立项。
展望建成后的“外滩源”美景,它将与外滩一体化改造、南京路功能调整、苏州河整治密切呼应,与陆家嘴的现代风格相映生辉。在这里,人们可以远离喧嚣的高楼大厦,享受黄浦江和苏州河的壮观水景,享受崭新的区内风光,得到一片静谧安宁的都市生活环境。
据悉,今天本市将举行“外滩源保护与开发国际研讨会”,洛克菲勒集团、UBS瑞士联合银行、恒基兆业地产、摩根斯坦利地产公司等境外著名企业财团将纷至沓来。
《文汇报》2003.01.10第1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