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十六大代表吴启迪 精神导师无声润物

来源:   时间:2002-12-08  浏览:
一个深秋的下午,踏着同济校园飘落的梧桐叶,我去采访十六大上海教育界的代表吴启迪,即将面对这位留学多年毅然回来报效祖国;与死神整整搏斗146个日日夜夜;为现代大学事业提出过全新理念的教授,我的采访一时不知从何处入手。
  但,吴启迪用她的魅力化解了我的焦虑,她很可亲,整个采访仿佛是一次谈心。曾有人形容:“吴教授极具人格魅力。”的确,吴启迪的魅力并不是外在的,只有同她相处日久,才能逐渐感受到她自然而然所散发出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在她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体现在她对学生生活细节的关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格魅力,使得吴启迪成为第一位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大学校长。
  物质生活尽量简单
  采访吴启迪教授时,她特地挑了一个会议室,“我的办公室太小太乱了。”她说。一个以建筑专业驰名的高等学府校长,却在一座普通行政楼的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应该把更好的房子留给教师和学生。”吴启迪说。
  大学校长的生活并不像吴启迪对物质生活的要求那般简单,她必须和各种人士打交道,也必须将有限的研究基金尽可能公平地分拨到每一个专业手中,“我扮演的角色很复杂,有时也不免怀念单纯的学术研究,那真是最幸福的事”。直到现在,只要有机会,吴启迪还是会抽空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在繁忙的间隙,她还要抽出中午的时间阅读学术刊物,“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放松。”不经意间,吴启迪流露出了她的学者本色。
  斗士没有死
  但吴启迪还是无怨无悔地扮演着“校长”、“教授”和“学术研究人员”三重角色,而且哪样做得都不逊色,在庞杂的工作之余,还要带十几名研究生。记者问她是怎样一种“脊梁”在支撑着她,吴启迪沉思了一会儿,“应该是一种责任感吧。”她说,“我也会在潜意识里问自己,人活着,究竟什么才是有意义的。我个人对教育事业的评价很高,只有做得更好,才能不负大家的信任。既然当初已经驶上了这条高速公路,就不得不一路开下去,除非找到一条岔道。”为了一种责任,一种使命而活着,让吴启迪每天都充满了斗志。
  但也正是不辍的奋斗,使吴启迪积劳成疾,在1999年8月突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心脏8次停止跳动。这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让吴启迪体味到了生命的矛盾,“人们说我生命多么顽强,但我感到的却是脆弱,像张纸一捅就破。”她说,“一面告诫自己,欲速则不达,我的能力也有极限;但一面又感到生命如此短促,不抓紧时间,就来不及了。”所以当她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在清华校友会上向大家宣告:“斗士没有死,她只是受伤了。”
  在现实面前保留理想
  吴启迪生命的层次非常丰富,看淡物质的追求,是为了留出更多的生命空间去追寻精神上的收获;在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之外,她也在寻求人生的超越。“尽管我们面对的社会飞速发展,但我们应该保留一些理想主义的东西,而不是过于现实和功利。”吴启迪从小就充满了理想,在高中时代,她写了满满一本作文本的幻想小说,梦想做一名航天科学家。选择教育作为终身事业后,她也用一种虔诚的态度去对待它。当学生面对现实社会中的就业困惑时,吴启迪会主动找他们谈心:“你们将来到了竞争的环境中,自然会学会竞争,但有些东西一旦离开校园就再也不会去接触了。大学应该成为激动人心的地方,我当然也反对迂腐的学风,但我们的校园有时太现实了,让人感受不到激动人心之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吴启迪说,而支撑她精神的支柱之一就是音乐。据她的学生回忆,吴启迪曾经有一张音乐学院音乐厅的月票,每周必去听一次星期音乐会。在病危期间,她请人反复放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主题曲,想着北冰洋上杰克对罗丝的嘱咐:“要好好活下去。”“音乐体现了许多人文精神,每一曲音乐都对应了一个人格,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她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吴启迪出身工科,又长期任教于同济这所偏重工科的大学,但她一直警惕自己身上的技术化倾向,听音乐,看小说,追寻人文精神,努力化解。不仅如此,面对亲自带的学生,她是学术上的指导,更是精神上的导师。她会邀学生一起去听星期音乐会,即使重病期间还不忘请学生到病榻前谈心。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她希望学生不要归咎于现实,“环境不可能一天就改善,关键是自己做好。”
  吴启迪曾经给两位身患绝症的女孩写信鼓励,一位是市三女中的一名高中生,战胜病魔后考进了同济女子学院;另一位是同济的学生张婷。在给后者的信中,吴启迪写道:“作为校长,也作为一个死而复生的人,为有你这样一位坚强同病魔斗争的小同济人而感到骄傲。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你是精神的富有者。”张婷最终没能顶过去,她曾在回信中说:“一场大病使我有机会如此近距离真切地感受到您的人格魅力。请相信我会做生命的强者,生命不息,信念不止。”
  吴启迪引用《大学》里的一句话来诠释现代大学的功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并且给了这句话全新的解释:坚持理想,塑造新人,追求卓越。在给予学生知识和能力之外,吴启迪把“人格教育”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我提出‘人格教育’,就是要同学寻找精神的东西。即使在高科技的时代,科学技术并不是一切。”她说,“人如果没有精力去看看周围,如果没有人格力量的引导,就会变得狭隘起来,就会没有责任感,没有信念,克隆人以及黑客就会产生。”她感觉到,如果人文教育不和科技教育协调发展,理工科的学生就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甚至根本没有思想,“这是很危险的。”
  在“人格教育”的感召下,两名同济经管学院的硕士毕业生远赴荒芜的甘肃定西创办咨询公司。临行前,吴启迪把他们找来,确认他们并非一时冲动。在公司启动时,吴启迪亲赴定西揭牌。“主要是为了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对年轻人的热情要爱护,在当代年轻人中,有这样的理想很不容易。”吴启迪希望青年学子的理想之火永远不要熄灭。
  代表的话
  ●女性在成才的道路上,要比男性付出更多。但从小在心理上不要有性别障碍,这样你的生命可能会突破一个高度。
  ●了解艺术,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思想境界,才会站得更高,看的事物才会更深刻。我总觉得一个人知识面越宽,他处理事情就越宽容,也就越能理解一切。
  代表素描
  吴启迪的办公室里只有一桌一椅一书架,甚至连沙发也没有,满目都是书籍和文件。据去过她家的学生回忆,她的家里同样简朴而又凌乱,“只要自己想得起哪个文件在哪儿就行。”吴启迪对物质生活并不太在意,有时甚至参加正式场合的着装都要别人提醒她,她最爱穿牛仔裤和夹克衫,“我希望越简单越好,穿套装都是给别人看的”。
  代表历程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是贯穿吴启迪生命的主线。大学毕业后到昆明一家工厂工作,恢复高考后,考上清华大学第一批研究生;1981年在完全不懂德语的情况下赴瑞士苏黎世理工学院留学,“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24小时机房里学习”,5年后成为该校她所在专业的第一个女博士,而后毅然回来报效祖国。
  不辍的奋斗使吴启迪积劳成疾,在1999年8月突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心脏8次停止跳动,与死神搏斗了146天。她重新站起来的时候,在清华校友会上向大家宣告:“斗士没有死,她只是受伤了。”
  晨报理由
  人生的磨砺会使一些人变得复杂而混浊,却使吴启迪越发纯粹清澈。
  “我最渴望的是,在一个周末,彻底放松,什么事都不做,散散步,想想问题,看看闲书。这样就会有新的想法产生。”吴启迪说。
  采访中,吴启迪用的都是最质朴的语言。但她言语中流露出的人生智慧之深刻,让人叹服。这种智慧,决非简单地从哪位哲人的论著中借鉴而来,而是几十年人生的经历沉淀的结果。
  大学毕业后到昆明一家工厂工作,考取恢复高考后第一批研究生,80年代初即出国留学,第一位民主选举出的校长,一场与死神的殊死搏斗。丰富的人生经历催生出吴启迪一种自然散发的气质,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外在气质与内在精神的统一,也许就是对吴启迪最好的写照。

《新闻晨报》2002年11月5日 第三版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