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杨浦时报:专家共话“老龄社会与城市应对”

来源:杨浦时报   时间:2014-11-25  浏览:

  本报讯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带来了多方面挑战,其中对城市的规划建设带来的挑战尤为严峻。
  作为2014首届城市与社会学术论坛,为期两天的“老龄社会与城市应对”论坛近日在同济大学举办,来自政府、高校、企业、设计单位的250余名代表与会,共同探讨在城市的规划、政策、设计和实践领域如何应对老龄化时代的快速到来,从协同创新视角寻求应对老龄化问题的策略与路径。
  据介绍,截至2013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超过2亿。今后20年,我国每年要增加1千万老年人口。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对城市环境的适应程度会不断降低,对整个城市环境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应对老龄化,城市规划设计的专家学者面临着新的责任和使命。
  在主题报告环节,上海社科院研究员、上海市老年学学会会长左学金在题为“建设老年友好的城市与社区”的报告中指出,一个老龄友好城市应该更加紧凑,同时具有混合功能。他认为,不能把老年人看成是只需要服务、对社会没有贡献的人。事实上,很多老年人可以就业,或者从事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他们有很多社会交往的需求。应该把老年人放在社区里面,而不是把他们放在某一个远离社区的地方。
  复旦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任远在题为“全球城市视野下建设高水平老龄社会”的报告中指出,上海作为一个巨型城市和正在兴起的全球城市,面临老龄化发展挑战,它需要在一个符合全球城市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标准情况下,创造一个富裕的、高质量的老龄化社会。建设高水平老年社会应该成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需要重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对老龄化需要从社会保障、发展性及创新性等方面寻找积极的对策。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的报告阐述了我国养老地产发展趋势,并对宁波象山及张家港的两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她说,目前房地产、金融保险、服务业、IT业等都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开发建设养老地产,这是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养老地产要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要重视对老年人的关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于一凡的报告聚焦面向老龄社会城市的角色与责任。她指出,政府、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建构一个无缝衔接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应该建立一个分阶段、分层次和分级别的养老模式体系,并培育和引导多元的养老模式。
  据了解,当前上海有387万老年人口,预计到2025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 600万。上海正在建设集空间体系、保障体系、政策体系、社会评估体系、监管体系于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
  此次论坛还设立了“研究、政策与规划对策”和“管理、运营与设计方法”两分论坛,来自政府、高校、设计单位、房产企业、养老机构的代表分别围绕两大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
  此外,同济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正积极推动向社会学领域交叉发展,举办“城市与社会学术论坛”是这一计划的组成部分,自2014年起将每年举办一届,并将逐步在课题研究、基地建设、成果策划与展览、论文征集和出版宣传等方面形成系列成果。■黄艾娇

  http://www.yptimes.cn/html/2014-11/25/content_3_2.htm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