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青年报】同济大学生调查地铁标识问题并制作改良模型 地铁“安全出口”标牌高低不平有点乱

来源:青年报   时间:2011-11-07  浏览:

tongjidaxueshengdiaocha  

  穿梭在城市的地铁里,形形色色的地铁标识是否能给你“方向感”?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设计系二年级的学生周健与她的7位同学共同成立了“上海地铁标识系统人性化设计改良”课题组。他们走访了47个地铁站。针对上海地铁现有的标识系统进行了调研。在他们的调查中,地铁标识的问题逐一浮出水面:地铁出口标识文字过于“含蓄”,时常误导乘客“走错路”;安全出口标识缺少规划而“高低不平”……课题组的同学提出:出行坐地铁,还真需要合适的标识来指路。

  拖着大箱子,体验出行难题

  穿绕在交错相通的地铁中,许多人仍然依靠着标识去摸路。在大学生们对路人的问卷中,当学生们问及“您在地铁站内需要寻找出站口、换乘路线或卫生间等信息时,您会通过什么方式”时,有63%的人选择会通过地铁站内的标识去寻找,地铁标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我们希望地铁的标识是一种"包容性设计",能够照顾到所有人,包括残疾人、老人。还有常人在紧急状态下的逃生。”该项目的负责人周健告诉记者。项目伊始,课题组成员每天在地铁上来回穿梭,发问卷、考察标识系统、测量绘图……渐渐地熟悉上海地铁的每一条线路,甚至是每个站台。

  他们关注起一点一滴的细节,并且选择亲自体验。为了体验残障人士的“出行难”,大二学生朱静文拖着一个大箱子,背着一书包的问卷。在地铁线路中来回穿梭。箱子很大,她只能试着走无障碍通道。她一路寻找指路的标识,却时常没了方向……可见,在地铁里行走,并不是畅通无阻的。”在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中,他们说出了许多路人的抱怨:有42%的人表示“通过标识找到合适的出口有困难”,有34%的人认为“通过标识找到厕所有困难”。同时,大学生们还找出了一些安全隐患:包括“安全出口”标识的凌乱,无障碍设施指示匮乏等等。

  南京东路站改良模型已诞生

  针对发现的问题,课题组制作了一个“南京东路站台”的手工模型。与现有地铁标识相比,改良方案中安全出口都设有固定的规格和格式。另外,周健和她的同学们本就是艺术设计专业。通过他们的“手笔”变换常规标识的形态、位置和颜色,这些标识也随之活灵活现起来。

  许多改良的方案都来自乘客们的建议,一位乘客在做问卷时提出,因为他经常要从10号线换乘8号线,希望能在10号线站台就看到8号线下班列车的信息,假如列车即将进站,就可以"快马加鞭"赶过去,免得正好错过。针对这个建议,课题组据此设计了相对应的改良方案,在换乘站点站台内增设电子显示屏,在同一站点,不同轨道交通线路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同时,根据在走访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还在方案中增加了无障碍电梯信息,盲人可以在扶手边触手摸到盲文。在站台内,也显示有温度等便民信息。周健介绍,而这份别致的设计已经受到了地铁公司的青睐,年底有望在10号线地铁站台亮相。

  问题一

  标识模糊,路人易兜圈子

  “标识模糊的问题,在生活中就时常能见。”项目负责人周健告诉记者,她在同济大学站乘坐地铁,站台的标识就存在着“不知所云”的问题。许多人一下地铁,出了闸机后,发现左侧2至4号出口的标识为“四平路、彰武路”。右侧如出一辙也是“四平路、彰武路”。那么,这标识究竟“标”了什么?周健告诉记者,开学初,许多新生来校报到,看到标识就没了方向。只能询问站台的工作人员。随后,站台处被贴了一张临时告示:到同济大学正门,请从5号口出入。

  标识的匮乏还存在于一些常规的便民措施。“找厕所难”在调查中,在他们的调查中,有34%的人认为“通过标识找到厕所有困难。”在延长路站,厕所被设置在3号口的外边,而有乘客进了站台后,才恍然发现自己已经出了站台。“乘客一般都会询问工作人员,有的厕所则分布在站台内外。如果有个标识,那么就可以省很多事情。”

  周健还提出,陕西南路站作为地面换乘站,1号线和10号线中间“断档”,指示标牌则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而课题小组在陕西南路站进行1、10号线互换时,发现陕西南路地铁站内的标识系统十分到位,不仅标注换乘方向,还详细说明了换乘需要在20分钟内凭公交卡出站后再进站等细节。然而,路面的指示系统却断断续续。“在两个地铁站之间双向都只有一个指示牌,而中间路段均没有指示,尤其是陕西南路1号线地铁站位于商场地下,入口处标识不明确,使乘客很容易走过、走错。”周健说,“其实,改进方案很简单,每个方向多加一个指示牌,以保证乘客在位于一个指示牌处时能远远看见下一个指示牌。同时在陕西南路1号线地铁站附近设置醒目的灯箱式指示牌以指明入口。”

  问题二

  “安全出口”标牌被座椅挡住

  “安全出口平时用不上,但是到了关键时刻。他们会起到关键作用。而这些,时常被我们忽略了。”大学生们提出,安全出口的标识问题比较严重。以8号线世纪大道站为例,有的“安全出口”标牌被4把座椅挡得严严实实。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安全出口”这四个字的位置。还有的标识甚至隐没在透亮的广告中。广告灯光一打,“安全出口”四个字已经没了踪影。而在有数条线路经过的世纪大道站。安全出口的标识用小箭头指明。箭头指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确实存在标识不明的问题。而且箭头很多,如果有密集恐惧症的人,还会有一种不舒服的感受。”

  大学生在报告中提出,安全出口的间隔没有统一的规格,部分站存在量少的情况。部分地铁站安全出口标识的设置比较随意,有的“高高在上”而有的则“潜伏”在行人的脚边。“如果遇到意外情况,这些安全标识被遮挡,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除了安全出口之外,大学生们还提出,无障碍电梯指示标识缺失严重。这些标识一般集中在电梯处,没有具体指示意义,更谈不上指示的连续性。“标识没有具体标准,间距较大,平均约为40m。”所以,当大学生们提着大箱子,穿梭在地铁中时,他们常常发现,这些无障碍标识“找到上一个,找不到下一个”。

  》学生设计作品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结合艺术性,同济学子自行设计了一些地铁LOGO。有的标识专为放置在墙角处而设计,有的在出口处标明无障碍电梯位置。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