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同济医院外科医疗教学大楼开工 打造西北医疗中心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0-09-29 浏览:
新华网上海9月29日电(记者 仇逸)28日,上海市同济医院举行外科医疗教学大楼开工仪式。作为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周边400万居民的同济医院,在建筑面积3.05万平方米,床位500张的外科医疗教学大楼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本市西北地区居民就医难问题。
同济大学副校长陈小龙在仪式上发表致辞,祝贺同济医院外科医疗教学大楼的开工建设,并希望医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培育新亮点,把医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服务温馨的现代化医院,为上海的医疗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主任陈建平充分肯定了同济医院近年来在医教研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说,近年来,随着全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上海市通过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整合医疗资源、建立医疗联合体、扩大公立医院补偿渠道、住院医师培养等办法,不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据悉,今年年初同济医院正式划转上海市管理,这将为同济医院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普陀区副区长景莹对上海市同济医院一直以来为普陀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障所作出的努力表示赞赏,她希望同济医院在属地化后能赢得更多发展的机会,打造上海西北地区医疗中心,为普陀区和广大上海西北地区的人民群众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同济医院院长王乐民表示,外科医疗教学大楼的开工建设,标志着同济医院正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属地化后的上海市同济医院继续保持与同济大学的教学、科研关系,仍作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这一举措,必将加快推进同济大学医学学科建设和医院医疗科研水平的提高,提升上海市西北片区域市民的就医条件。医院将紧紧抓住属地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医疗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努力打造西北地区医疗卫生中心,为保障上海尤其是上海西北地区的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院以来,同济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温馨、便捷、优质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医院拥有床位973张,在职职工1500余人,医疗服务范围辐射周边400万居民,年门急诊诊次近160万,住院病人3.1万,手术病人数1.1万。心血管内科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并形成了骨科、消化内科、妇产科、心身科、医学影像科等特色学科,心血管内科的介入治疗、肺栓塞、心脏康复,骨科的足踝疾病、妇产科的女性盆底功能疾病和心身科的抑郁障碍治疗等,都在广大市民中有良好的口碑。近年来,医院科研工作发展迅速,年度外来科研经费达1000万元,在重大心脏疾病分子机理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方面承担国家973项目“心房颤动发生和干预的基础研究”、在心房颤动基础研究方面承担国家863项目“心房颤动的病因学和诊断技术研究”,医院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得者陈义汉、心血管内科王乐民、骨科俞光荣、妇产科童晓文、心身科吴文源、医学影像科王培军等一批知名专家。同时,医院通过开展文化品牌、服务品牌创建和示范活动,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和行风建设,丰富医院文化建设内涵,取得可喜成绩。医院连续七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单位,病人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连续六年名列全市前列。
当天,上海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普陀区有关委办局、同济大学以及各兄弟医院代表约150人到会祝贺。同济医院为庆祝外科医疗教学大楼的开工还举行了大型义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