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呢? 同济大学教授建议修改现行道路交通法有关黄灯的规定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9-11-30 浏览:
“红灯停、绿灯行”,是不容分说的交通规则,那么黄灯呢?
黄灯亮时,司机该如何开车?回答各不相同:注重安全的司机说“看到黄灯就要踩刹车”,技术熟练、“艺高人胆大”的出租车司机说“黄灯闪烁时可以穿过去”,而交警部门坚持“闯黄灯违法”……
“大家没有共识,各说各话、自行其是,乃是因为我们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有问题!”同济大学中德交通研究中心的李克平教授有点焦急:道路交通法关于黄灯的规定亟需修改,因为“关于黄灯的交规条款,有一句是废话!”
有关黄灯的法规,讲了“废话”?
同济大学中德交通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安全事故,25%-30%是在道路交叉口发生的。因此,规范车辆在交叉口通行秩序的交通信号灯,非常重要。但李克平教授在研究交通信号灯设计时发现,关于司机遇到黄灯该如何应对,我国法规的表述“很有问题”。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样表述,在由红、黄、绿组成的三色交通信号灯中,“黄灯表示警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38条进而对黄灯作出规定:“黄灯亮时,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可以继续通行。”
在李克平教授看来,这句话“讲了等于没讲”。“有没有想过,黄灯亮时,为什么会出现车辆已经越过停止线的情况?”长期研究交通工程设计与交通信号控制的李克平说:因为司机经过路口、但还没有到达停止线时,他看到的是绿灯,而绿灯当然可以通行。正因为此,李克平才“嘲讽”法规讲了一句废话。
“黄灯不准通行”,其实是错的
事实上,真正让众多司机为难的,就是眼见十字路口的信号灯由绿转黄的那三四秒钟时间。
记者在随机采访时发现,司机对于黄灯的通行规则,远不如红、绿灯来得那样明确。而交警部门对于黄灯时的车辆通行,则有具体的执法标准:除了 “在黄灯亮时已经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外,一般情况下,“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否则交警可以以车辆闯黄灯为由,对司机处以罚款和扣分。
但在李克平看来,“黄灯亮时不准车辆通行”的规定,本身却是错的。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上述执法规定与汽车运动的自然规律相悖。
李克平解析道:假设一辆小汽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缓慢行驶到道路交叉口,这时司机看到信号灯由绿转黄,从看到信号到完成刹车动作花费1秒钟的时间,但“就在这1秒钟里,汽车实际上已经向前行驶约5米距离”。假设刹车前,汽车已经十分逼近停车线,那么按照“遇黄灯不得通行”的规定,司机采取制动措施后,由于运动惯性,汽车最终停止时的地面位置,仍将越过停止线——停在供行人通行的斑马线上。”显然,这时司机即便遵循规定操作,但从停车位置来看,还是违反了交规。
其实,上述情况并不仅仅是理论假设。几年前,李克平在坐出租车出行时,就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规则“悖论”,出租车司机被交警以穿越黄灯为由罚款。因为同情“的哥”的遭遇,李克平当时自掏腰包,为司机付了罚款。如今,这张“珍贵”的罚单成了他的教具。
参照国际惯例,黄灯时“能过就过”?
遇到黄灯亮时,到底该如何操作?李克平说,按照本市黄灯设置时间3秒钟计,在黄灯期间有2-3辆小汽车可以通行。由此,如果道路畅通,车速较快,又离停止线很近,熟练的司机会在黄灯亮时继续前行。因为这时如果猛踩刹车,不仅不安全,还有可能与后面的车辆形成追尾事故。反之,如果司机离停止线较远,那就应该降低车速,在红灯前停车。
事实上,在日常出行中,有经验的司机都有自己的判断。技术熟练的司机在黄灯的问题上没有严格遵守交规,但通行顺畅,这是为什么?李克平直言,因为“有问题的不是司机,而是我们的法规。”据他介绍,交通信号灯使用至今已有100余年历史,对于黄灯的通行规则,国外的规定简便易操作。具体而言即是,黄灯亮时“能过就过”,允许汽车越过停车线行驶,但不能加速、不能超过道路规定的限速,而红灯亮起时则严格禁止通行。
“所谓的交通信号设计,就是要保证车辆在黄灯亮期间能顺利通过,而红灯亮前能停在停止线以内,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李克平由此呼吁,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黄灯”的规定,是到了需要修改的时候了!
2009年11月30日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