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有关部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口支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其中上海将对口支援都江堰市重建。消息传来,上海相关部门已迅速抽调力量,部署计划,做好准备。
在都江堰的一处工地上,宝钢的工作人员正加紧建造过渡房,为灾区群众一解燃眉之急。像这种彩钢轻质房,隔音隔热保温性能较好,能适应夏暑冬寒,同时分量轻,符合抗震要求。工人们将赶制1200间,每间面积达18平方米,可容纳5人居住。还有这种50米长、20米宽的彩钢拱形房,可用作食堂、浴室或活动场所,为临时居住小区配套,也将先造10间左右。
(梅雪飚宝钢抗震救灾前线总指挥:2个村一组 400个小房 配2个大棚 配一个卫生所 一所学校 还有社区办公的地方)
灾后重建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都江堰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全市有50%的危房必须拆除,25%需要加固。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为529亿元,仅房屋倒塌造成的损失就达300多亿元。此外,道路等基础设施损毁也很严重,整个城市的道路体系受到了很大破坏。目前,都江堰市的重建安置规划,已确定交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来负责。近日,由副院长夏南凯率队的50人专家小组已赶赴都江堰,在与当地规划部门一起,进行实地勘测、选址和规划工作。上海规划组已为都江堰夺身定制了一套分三步走的新方案。
(电话采访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夏南凯:第一步是临时的安置,第二是永久安置点,就是把这些灾民从临时安置点能住进去,而且要符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要求。在灾民生活和生产的问题都解决以后,还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这就是第三步。)
考虑到未来3年,大部分灾区群众都将在临时安置房生活,为了确保大家生活质量,专家组已规划了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每50套配建1个集中供水点,一个公共卫生间和一个垃圾回收点。每1000套住房,配建1所300平方米的小学,1个20平方的诊所和1个50平方的商店,每2000套住房,配建一所中学。根据评估,都江堰的老城区已不适合居住,但为了保留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规划组正计划保留老城区的旅游功能,并在周边重新择址,建造占地150万平方米的生活区。
(夏南凯:我们愿意为都江堰进行长期援助,我们将在现场 尽我们的能力做更多的工作,为以后工作打好基础)
与此同时,上海的教育部门也已准备充分。普陀区教育局与都江堰市教育局原来就有十多年的对口合作关系,地震发生后,普陀区教育局迅速为灾区教育捐助了550多万元,另外还投入6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都江堰市重建一所希望小学,而这还只是他们灾后援建的第一步。
(李学红 普陀区教育局局长:我们的学校和当地的一些学校将结成一个对子 派一部分教师到都江堰市教育系统去支教 同时我们还要继续接受都江堰市里面学校的校长和老师到上海来培训)
李局长透露,他们还将组织学生与当地学生通过书信、网络以及其他途径保持联系,互相鼓励、共同成长,同时,还计划接纳一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到上海来就读职业学校。
(李学红 普陀区教育局局长:我们在思想上 在队伍上 以及一些资金的安排上我们都已经留出了这一块 我们是做好长期合作的这样一个准备)
上海民政、卫生等部门也在积极筹划,将给予都江堰方面最大的支持。
既要解都江堰的燃眉之急,又要为灾区的重建和发展做好长远规划,这个任务光荣而艰巨。上海相关部门还应加强沟通,共同配合都江堰市完成灾后重建。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新闻透视》。
新闻综合频道 2008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