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瞭望》文章:更新科技人才创新氛围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时间:2008-05-13  浏览:

      需要改变中国科技人才的软环境,发现人才、凝聚人才、造就人才、用好人才
      “对当前的中国科技来说,硬件已经不是主要问题,资金的投入也
比较充裕了,现在的瓶颈主要在于软环境,”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教授说。对此,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其他专家学者也表示感同身受。
      兴趣为先评价不能过分物质化
      汪品先对记者说,长期以来,我们对科技生产力的一方面强调得很充分,但是对它作为文化的一方面强调得太少。“其实,科技不光是生产力,还是一种兴趣、文化。”他说,在很多国家,科学、文学和艺术是在一个学院里的。
      现代科学起源早期,如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巨擘,都是因为兴趣而发展起来的。达尔文甚至从来没上过班。科技史上更多事实也证明,很多重大发现、发明并非一开始就是要解决实际的问题,等发现、发明以后才知道有用。“科学兴趣这种精神在中国本来就缺,现在是应该好好补一补了。”汪品先说。
      反之,如果仅仅把科学作为手段和工具,就难免出现急功近利的事情。
     “现在热爱科学而做研究的人很难找,浮在面上的人多数不是认真搞科学的,而是活动专家、关系专家。”汪品先说,“伽利略不是为了其他什么目的,就是喜欢钻研,闲不住,喜欢挑战权威,而我国目前能有这样的环境培养伽利略这样的人吗?年轻人不去申请经费,没有奖金,就什么都没有,不要说搞科研,连房子贷款都还不了。只要有了成果就可以换钱,换钱用来还贷款。真是斯文扫地。”
      此间关键原因之一,是当前科技人才的评价系统过分物质化,“导向”有问题。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党务主管李林芳说,当前,一些科研组长热衷于争取经费,活动能力很强。不少人手中拿着几百万上千万元,日子好过了就不思进取。奖金由组长自己支配,有的会发给大家,也有的就自己留下了。这些人往往以钱为目的,而不是以兴趣为目的,科研成了谋生手段,守清贫的人越来越少了。
     “逆向淘汰”还由此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学专家谢友柏指出,在不少地方,最有才华的教师在为学校搞钱、搞项目,“前一个项目写鉴定时,后一个项目就在写申请书”。学生也是只会搞项目,不会研究、创新,因为教授自己不创新。
      汪品先称,跟物质挂钩太密切了,就容易搞小动作,包括评选院士在内。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个人为了评选院士,无所不用其极,就是看到院士有很多“特权”、便利和物质享受。
      依靠智力提供“冒尖”环境
      对当前中国高速发展下出现的某些失衡局面,谢友柏称,“我们今后的发展,再也不能靠廉价劳动力,不能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而是要靠智力,而且不是一般智力,不是那种为别人做外包的廉价智力。”
      他认为,高等教育在这里要担负起主要责任。“高等教育如果不搞好,高校赚再多的钱,房子再大,地再多,将来都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近年来有一个悖论,即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足够人才的现象并存。在谢友柏看来,这与教育模式有关。他称,现在有的人说,要解决中国的科技人才培养问题,就要把大批国外的终身教授请到国内教学,完全套用外国培养人才的一套。对此他并不赞成。
     “比如,有的高校片面强调培养通才,教学计划基本都和国外差不多了。但是要看到,美国的传统是企业要担负一部分人才培养的责任,而我们中国没有这个传统,很多大学毕业生不能马上投入工作,企业不欢迎。我们的教学计划不能培养只会说的人。”谢友柏说,前段时间上海交大招考博士生复试,他复试了16个人,绝大多数人讲不清楚具体操作和具体概念。
     对现在的一种时髦说法,即“培育领军人才”,谢友柏也认为值得商榷。“科技需要领军人物,但是领军人物不是刻意培育出来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早早栽培某一个人,而是提供一种让领军人物脱颖而出的环境。”
      他说,学校里给了学生基本的素质、才能,然后作为“战士”到社会上,跟各种困难斗争,成长起来,这才产生了优秀人物。领军人物不是一开始就比人家优秀。一个学生即使成绩很好,如果在社会上不能正确使用,也不会成为领军人物。
      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培养人。谢友柏说,他的老师在50年前就一直跟他讲,教书不是教一本书,而是教人,尤其是高水平的人。要掌握知识,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学到。怎么做人、做事、搞研究,怎么样改造各种技术、进行创造,都跟人的素质有关系。这要靠老师的言传身教,在无形中影响学生。
      立足国内不迷信“外来和尚”
      对当前有关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谢友柏也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正轨。
      他说,我们要想清楚一个问题,培养人才到底是瞄准解决国内问题,还是要在国外进行“表面上的评比”?现在很多地方衡量科技成果的标准,都是看SCI论文量、看论文的影响因子。这固然不错,但不能是主要的,更不能是惟一的。我们中国要解决的问题,还要眼睛看着中国。
      作为一位工科教授,谢友柏说,中国已经是“世界车间”了,21世纪国际制造业的尖端前沿应该在中国。西方国家走过的老路,以及我们现在走的路,存在的问题是环境污染大、能源消耗多,都无法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资源节约、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道路。
      谢友柏说,从前年到去年,中国工程院做了一个很大的咨询项目,有包括他在内的16个工程院院士参加,还动员了65个院外专家。大家在装备工业中调研了8个领域,发现我国每年因磨损润滑消耗的能源就达到9500亿元。其中,很多地方是没有采用正确的办法。其实,至少1/3的能源可以省下来。这9500亿元,还不包括因环境污染形成的代价。而现在,很多在国际上能够获得影响因子的研究,并不能够解决装备工业中的浪费、消耗。“不是说不要学习国外,但是我的基本观点,眼睛要看到中国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碰到的问题,美国人不可能帮我们解决,美国人也解决不了,必须依靠中国人自己走出一条路来,中国的科研人员正是大有可为的时候。”谢友柏说。
      中国的问题主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而引进国外智力的做法也得到受访专家们首肯,但他们认为要防止过于迷信,以及做表面文章。
      上海交通大学陈文元教授指出,一些人既想到国内讲学,国外的职位也不愿意丢掉。有的地方在引进讲学教授时说,每年在国内教学至少保证3个月,其实根本做不到。但是不管,只要签了约,有了客座讲学教授,这些单位就好交代了。再者,这些讲学教授来了以后,也安静不下来。“我参加过一些讲学教授的评审活动,发现一些身在国外的人,明显就是在‘钓鱼’。”陈文元说。

《瞭望》新闻周刊  杨金志 2008年05月13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