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万钢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上海科技一等奖

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时间:2008-01-18  浏览:
     新华网上海频道记者杨金志1月18日报道: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同济大学工作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18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授予2007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这项名为“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的技术,致力于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排放,部分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六个方面:第一,研制了国内第一个电电混合燃料电池轿车动力平台,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第二,开发了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出相应配套软件获得了软件著作权;第三,首次制定了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测试方法和规范,开发了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综合测试环境;第四,研究解决了电电混合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控制的技术难题,获得相关专利形成了核心专利群;第五,开发出基于总线的燃料电池轿车分布式控制系统;第六,研究解决了动力平台与轿车的适配技术,开发出示范轿车、客车样车。  
     截至目前,“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项目已经获得国家授权的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0项。目前,动力平台技术已应用于上海大众、奇瑞汽车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轿车上。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审部门认为,“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填补了国内燃料电池轿车自主研究开发的空白,带动了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动机和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等关键部件的技术进步。  
    万钢是我国著名汽车动力学家,中国致公党党员。他曾在德国从事10年的汽车科研工作,2001年回国后在同济大学工作,2004年起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同时继续从事科研工作。2007年4月,万钢担任科技部部长,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担任中央部委正职的民主党派人士。  
    上海市委、市政府18日颁发2007年度的科学技术奖,包括“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在内的40个项目获得一等奖。此外,复旦大学的数学家李大潜和上海交大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医学家戴尅戎获得“科技功臣奖”。(完) 
     2008-01-18   新华网上海频道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