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我国A型地铁列车驶入发展春天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   时间:2007-10-18  浏览:

  长期以来,由于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一旦A型列车出现故障,即使是一扇车门,也需要请外国人前来维修。而前不久我国第一列国产化率达到85%的A型地铁列车的成功下线,不仅使我国摆脱了这种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而且实现了核心技术的突破,迎来了A型地铁列车的春天。
  前不久,我国第一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型地铁列车在上海成功下线。这标志着国内的列车制造企业已经实现整车设计、集成技术和转向架、铝合金车体、牵引及列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技术的突破,打破了跨国公司在A型地铁列车领域的技术垄断,推动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其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进程。以此为开端,我国大容量地铁列车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有望被打破。
  自主研发才能不受制于人
  据了解,城市运营的地铁列车主要有A型、B型、C型3种车型。A型车块头最大,宽度为3米,B型和C型车的宽度分别为2.8米和2.6米。A型车拥有更强、更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载能力。
  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A型车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这三大巨头的手中,设计、采购、质保都是外方在做,中国企业只负责组装,利润微薄。不仅如此,一旦A型地铁列车出现故障,即使只是一扇车门,也必须请外国专家前来维修。显然,中国企业不甘心长期扮演“打工者”的角色,他们意识到,只有进行自主研发才是唯一出路,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型地铁造价高,如果国产化,成本可以降低一半。他认为上海发展A型地铁列车优势明显,“上海的工业基础比较扎实,轨道交通的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5年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将达到500公里左右。”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曾明确要求,尽快实现A型车的国产化,并将A型地铁列车国产化研发列为《国务院加快振兴制造业若干意见》确定的16个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主要任务之一,上海市也将其列入重大产业的科技攻关项目。
  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采用“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在上海轨道交通设备发展公司、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与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公司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仅用了2年时间,首列A型地铁列车的自主研发就顺利完成。国外公司的原型车从设计到下线至少需要4年,而上海轨交公司将此时间缩短了一半,充分展示了我国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国内技术力量、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巨大潜能。
  据介绍,此次下线的这列按照上海轨道交通车辆和线路运营条件自主设计、研制、集成的A型地铁列车,已经达到与上海目前运营的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车辆同等的技术水平,国产化率达85%左右,并获得了25项专利。该列车为“四动、两拖”6辆编组,最大载客量为2460人;每辆车长度为22.8米、宽度为3米;最大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整车配备了先进的旅客信息系统、安全系统,而且将成本降低了至少20%。
  据有关专家介绍,上海A型地铁列车采用自主设计制造的全焊接整体承载结构的铝合金车体,采用国内首次自主设计制造的A型地铁列车无摇枕转向架,采用与株洲时代电气联合设计、株洲时代电气研制的交流传动牵引系统和变压变频控制系统,列车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其他主要部件采用了与上海现有运营车辆相同供应商的产品,具有通用性、互换性。
  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院长谢维达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A型地铁列车的分项技术根据市场原则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采购,比如牵引系统来自株洲时代电气,制动系统来自德国公司,“但地铁列车制造的核心技术——系统设计与系统集成,我们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是最大的突破。”他指出,虽然我国研制的地铁列车相对于国外列车还谈不上完全的创新和超越,但这已经在自主研制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助力未来技术标准的建立
  按照计划,上海A型地铁列车下线后将进行一系列测试,最快可以在明年初上线试运营,之后有望在上海地铁9号线“服役”。孙章教授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列车下线不过是A型地铁列车实现国产化的第一步,还需要经过不断调试才能正式运营。目前A型车还未通过国家专家组的验收,现在谈技术还为时过早。“但是,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孙章教授说,“A型列车成功下线,不仅突破了长期以来跨国企业在地铁研制领域的技术垄断,而且为未来中国建立自己的地铁技术标准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花团锦簇和赞誉之声中,前方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更大的挑战。上海电气表示将继续加强“产学研用”的发展模式,抓紧完成自主研发A型地铁列车的型式试验、运行考核和鉴定,争取早日实现产业化和“首台”业绩的突破,为今后研制开发其他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车辆装备国产化进程。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里程有望达到3000公里,中国将成为今后全球轨道交通最重要的增长地区,A型地铁列车的成功下线不仅填补了我国A型地铁列车集成创新技术的空白,也对上海的公共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报 记者 孙芳华 实习记者 刘阳子)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