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中德教育专家:大学应站在高瞻远瞩的市场前沿

来源:中新上海网   时间:2007-01-30  浏览:

130日电  由德国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DCC)、同济大学和中德建筑和设计教育交流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德国设计和建筑教育论坛》近日在同济大学召开, 来访的德国学者代表团包含了3位当今世界级的建筑和设计大师和6位在欧洲卓有成就的专家。上海各大院校专家学者、创意产业中心的负责人,出席了此次论坛。

中德双方就中国在设计和建筑教育方面的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深入的探讨。同济、交大的有关教授和学科主任提出了市场和教学矛盾的这一问题, 表示在教学上高校面临着来自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代表企业一方的中兴公司的工业设计师则道出了企业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方面的苦衷:目前我国设计院校的毕业生并不能马上胜任工作,而人才的流动以及培养新人需要支付的大量成本使得企业更希望高校在教学上侧重实用型。 

德国的室内建筑专家和展览设计专家亨利菲特(Prof. Harry Vetter)就教学和市场的平衡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教学是天上的星星,而项目需求就像是来往船只的灯火。德国国立杜塞尔多夫设计学院院长施蒂芬-阿斯姆斯教授(Prof. Dr. Stefan Asmus)也有相似的看法: 大学教育应以教授基础理论为主,从抽象的基础理论中让学生悟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应该提供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到基础的能力,否则很难立足社会。

德国平面设计教育家和大师荷尔弗里德-哈根拜格教授(Prof. Helfried Hagenberg)也谈了他的几点建议。 第一,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过程,而非简单地追求市场。第二,设计师需要作大量的调研和分析工作。第三,设计师要善于沟通。当设计方案遭到客户的异议时,设计师应该在商业的要求和个人的理念之中取得一个平衡。

荷尔弗里德-哈根拜格教授还指出中国设计学科的毕业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在德国也有。但在教学上,我们的工作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艺术设计家。教学应该让学生自由地去思考,而不能受制于市场,因为市场是一直在变化中的。大学应该站在高瞻远瞩的市场前沿,让研究成果应该领导市场。

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之一,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通过短短两个月时间的努力,把中德两国建筑设计教育方面的顶级专家学者会聚在一起,旨在推进中德两国在学术教育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杜塞尔多夫中国中心驻上海代表处负责人还透露,作为此次论坛的延续,今年五月一场更大规模的中德建筑设计教育论坛将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举办。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