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文坛名家发言人文大讲堂

来源:杭州日报   时间:2006-08-08  浏览:
人文大讲堂牵动人潮暗流
  与前两天易中天、梁晓声、哈里·波特的热闹场面相比,“寂静”,是这一天最好的修饰词。从东到西,展馆没有了摩肩接踵的拥挤,甚至,有些展位旁的读者,寥寥无几。然而,展览中心大门处的售票口,依然排着烈日下的长队。进场的读者都去了哪里?
  这是展厅靠近入口处的一间报告厅。因为空间较小,空调的风长时间吹在身上,让人生出些许冷意。报告厅里坐满了人。从十六岁的高中生到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披一件长袖衬衣,手里拿着纸笔,看一眼最前方跳跃着的幻灯片,抑或凝神思索,时而回忆着微笑……讲台上,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位主讲人。如果不注意角落里码得整整齐齐的一堆书,很难让人相信,这其实是书市现场。
恰似人有多种性格类型,世间有万千色彩,书市的呈现方式亦如万花筒般可以形态各异。是否可以打这样的比喻:书市就好比圆规画圆,市场是永恒的圆心。而以“人文大讲堂”形式呈现的这一部分扇形,则闪耀着人文精神的熠熠光辉。
 
名家开讲堂名家来听讲
  徜徉于展位上的大多读者都去了哪儿?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原来,他们都涌入了名家的“课堂”。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名家的“课堂”还吸引了一批名人“学生”。充满浓浓文化氛围的“课堂”,不失为本届书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同济大学教授、著名文化批评家朱大可先生开设的“大众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的讲堂里,记者发现了听众中几个熟悉的身影:恐怖小说作家李西闽、青年评论家王晓渔等。在随后举办的女作家陈丹燕讲堂中,记者在现场又发现了几位青年作家的熟悉面孔。
  朱大可讲到中国第一个化妆品品牌霞飞、上世纪80年代家喻户晓的歌星邓丽君、摇滚歌手崔健、现今的超级女声以及各类选秀活动、文坛的韩白口水战……妙语连珠,生动地再现了大众文化的变迁,极大地调动了现场无数听众的兴致。
  沪上著名女作家陈丹燕在讲堂上谈她十六年的旅行生涯,她在欧洲旅行、生活的经历感悟。她说自己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过坏人,连小偷都是善良的。她谈自己在奥地利,住在皇宫后面一条街上,与皇帝的情人是邻居,每天同一扇小门进出……“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明白很多东西,会逐渐有勇气接受生活的真相。”诙谐幽默的语言背后,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
  另外,女作家程乃珊谈她的最新译作《喜福会》的小说艺术,结合了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用一口上海话娓娓道来,也是颇有趣味。
              (见习记者张藜藜文 杭州日报)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