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夕,张佩英老师把同济大学师生捐助的28万多元助学金送到甘肃定西400多名贫困生手中。10余年来,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定西市“荣誉市民”张佩英一往情深牵线搭桥,痴心只为西部贫困地区孩子有书读而奔波。
1995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身为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的张佩英老师选择了“苦甲天下”的定西。第一次从定西回来,张老师在全院师生中发起“每人每月节约一元钱”、“每班领养一名失学儿童”活动,拉开了同济大学大规模帮助资助失学儿童的序幕。
在定西,张佩英认养的第一位失学女童名叫高晓娟,那年高晓娟才读小学。每个学期,她都是拿着张老师寄来的学费去上学,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张老师寄钱的日子比闹钟还准,晓娟没辜负张老师的期望,2004年以620多分的高分被厦门大学录取。正在高晓娟为学费发愁时,张老师又寄来了7000元学费。“看到孩子们有出息,我很满足。”张老师说。
近10年来,张佩英老师将所有的节假日都交给了定西,寻找资助对象、确定援建小学,忙得不亦乐乎。从没出过远门的定西小学校长们在她的帮助下来到上海,她快乐;看到第一次到上海的100名孩子灿烂的笑脸,她快乐。可是,定西有太多的孩子需要帮助,张佩英老师利用一切机会介绍定西,美籍华人张汝京、邵子凡来了,台湾商人张淑美来了,李寿详、颜福元也来了,同济大学众多干部教师也纷纷加入到为定西解困启智的行列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