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同济大学学生工作系统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集中培训举行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   时间:2025-09-19  浏览:

为做好“十五五”期间学生工作谋篇布局,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强化学生工作队伍育人能力,为新学期学生工作高质量开展蓄力赋能,9月18日,同济大学2025-2026学年秋季学期学生工作系统集中培训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润、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赵昕出席并作主旨报告。为拓宽育人视野、借鉴工作经验,本次培训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兄弟高校,围绕学生培养教育的典型模式、创新路径及特色案例展开深度分享与交流。全体专兼职辅导员、班主任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培训。

刘润以《聚焦三个着力点,系统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题,系统回顾了“十四五”期间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了当前在学生学业指导、高质量就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面临的挑战。立足新时代学生工作新要求,他提出以“思政引领力”“数智赋能”“协同育人”为三大着力点,构建新时代立德树人综合改革试点的“同济方案”,对以大思政协同育人强化行动、思想引领固本铸魂行动等八大行动计划为核心的“十五五”重点工作作了部署,希望大家在工作中“多培训、少教训,多研判、少误判,多分析、少分歧,多争辩、少争吵”,打造“信念坚定、初心坚守、能力坚实、执行坚决”的学生工作队伍。

赵昕作了题为《立德树人,育人神圣——新时代高校协同育人的思考》专题报告,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高校育人工作的新挑战,深刻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推进协同育人的时代必然性与战略意义,系统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机制破壁、资源融通、数据赋能和队伍聚力等方面全面推进协同育人的经验举措。他表示,学工干部应懂学生、懂安全、强自身,牢固树立“育人神圣”理念,将“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理念贯穿工作全过程,持续锤炼专业能力、提升育人素养,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筑牢坚实保障。

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志军以《当好学生“引路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题,结合学校“通专融合、个性发展、本研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新生院、国豪书院、启迪书院等多元培养主体的创新实践,阐述了如何在入学适应、专业学习、科研探索、职业规划等各个环节将“引路人”的角色要求落到实处。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思政处处长李刁以《高校思政引领力的三重思辨:队伍建设视角》为题,从“思政引领力”意涵解构切入,系统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工作的现实境遇以及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条件保障、体系优化、全面赋能、成长助推四个方面,分享了对于以强化队伍建设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的思考。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化治理办公室主任刘志鹏以《数智时代高校学生工作新路径探索》为题,剖析了数字智能技术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系统阐述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智慧学工体系建设路径和场景应用,为学生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智驱动”转型提供了实践参考。同济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张南华以《精准施策,协同赋能,构建学业支持与发展的工作新格局》为题,分析了学生出现学业困难的原因,介绍了学校在建立“校—院系—学生社区”三级学业支持体系,以及多维度、全覆盖的学业支持网络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同济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从2017年开始,每学期初组织开展学生工作系统集中培训,以期通过培训提升队伍理论素养、拓宽工作视野、激发创新思维。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集中培训是对过去学生工作的回顾总结,也是对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的展望部署,为全体学工队伍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升能力搭建了平台。新学期、新起点,学生工作队伍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行动投入到学生思政教育中,共同书写学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智慧与力量。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