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育人,植树筑梦。为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弘扬生态文明精神,后勤管理与保障处以我国第47个植树节为契机,在各校区组织学生参加植树劳动,引导青年学子在躬身劳作中体会绿化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用实际行动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3月12日,在嘉定校区,一场富含寓意的“同济绿动·植树育人”劳动实践活动在蒙蒙细雨中举行。近70名即将踏上人生新征程的毕业生以植树之名,与母校共植毕业林“梅园”,感恩母校的深情厚爱,为嘉园增添盎然生机和青春印记。

活动现场,专业绿化老师从梅树的生长习性、生态价值到栽培技巧,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自然教育课,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中感受自然的奥妙,在知识积累中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对母校的热爱与敬重之情油然而生。随后,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4人一组,挥锄挖坑、扶树培土,齐心投入到植树活动中。汗水浸润着土地,笑声回荡在梅园,一棵棵承载着青春记忆的梅树在嘉园这片沃土中扎下了根。


种植完毕后,同学们还为每一棵亲手栽下的梅树挂上专属铭牌。同学们纷纷表示,能在第47个植树节之际打造专属自己的梅园,这不仅仅是一次劳动育人实践,更是一份对母校的深情回望与未来重逢的期许。他们相约,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常回母校,来嘉定梅园走走,看看这片由他们亲手栽下的绿意盎然,回忆在母校的美好时光和青春华芳,见证岁月流转中的同济之美。
3月11日,在四平路校区,近40名学子齐聚新落成的魔肥“碳”索工坊屋顶菜园,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春日耕种之旅。活动现场,爱卫办负责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湿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置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并讲解了食堂湿垃圾原位资源化处理产物作为营养土供给校园绿化使用的“绿色生态循环之旅”,让同学们对垃圾分类和湿垃圾资源循环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认识。随后,资深园艺师为同学们讲解各种蔬菜的习性、栽培要点,指导同学们动手翻土、种植、浇水。大家兴致勃勃地开始栽种,并为辣椒、玉米、丝瓜、豆角等蔬菜标上了各具特色的生长标识。这些蔬菜幼苗将在西苑屋顶菜园的阳光雨露中蓬勃生长,并最终由同学们亲手采摘,化作食堂餐盘里绿色健康的时令佳肴。

3月11日,在沪西校区,来自沪西校区和沪北校区的近30名学生开启了劳动育人种植实践活动。活动开始前,师生们聚集在沈寿昌墓址纪念碑周围,瞻仰了纪念碑,听取了先烈生平事迹。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翻整土地、挖坑栽树、培土浇水,种下蕴含缅怀精神的柏树、象征坚韧不拔的小叶黄杨及象征吉祥幸福的红花檵木,使得墓址周围环境更加肃穆美观,为沪西校园又增添了一处绿化小品亮点景观。植树节以躬身劳作的仪式感加强了劳动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联结,学生们在泥土翻覆间触摸生命的萌发力量,厚植朴素的爱国精神。

后勤管理与保障处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坚持以中华传统节日和二十四节气为主题,大力拓展劳动育人基地,积极开设劳动育人课程,推动“五育融合”发展,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伟大的劳动实践中,共建美丽和谐校园。(曹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