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德国大选与中德关系前景”德国形势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

来源:德国研究中心   时间:2025-03-04  浏览:

3月1日,“德国大选与中德关系前景”德国形势研讨会在同济大学召开。会议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上海欧洲学会德国专业委员会、中国德国研究协同网络(联盟)主办,《德国研究》杂志编辑部协办。来自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交学院、浙江科技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郑春荣教授对德国大选的选民结构新动向、组阁可能性以及德国外交走向进行了研判,期待中国德国研究协同网络(联盟)为与会专家提供思想碰撞的平台。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认为应重点关注德国大选中的逆全球化、民粹主义因素,德国大选对欧美俄三边关系以及对中欧关系的影响。

研讨会的第一单元主题为“德国大选结果及政治格局”,复旦大学丁纯教授围绕德国大选中德国面临的经济情况和经济背景、德国民众关注的经济问题、各党经济主张以及德国所面临的经济难题作了主题发言。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伍慧萍教授从意识形态等层面分析了德国左翼党及瓦根克内希特联盟的异同点,探讨了新旧两党在本次大选中的表现及其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德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杨解朴研究员从德国国内外形势、经济状况、难民问题以及外交安全政策几个方面出发,对于大选后德国的内政外交走势进行了研判。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陈壮鹰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分析德美、欧美关系,分析默茨个人因素、中德经贸关系以及中美关系对中德关系的影响,提出可以跳出党争看德国大选。中国人民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闫瑾教授围绕朔尔茨政府欧盟领导力的结构性制约、朔尔茨政府外交政策失误以及德国对欧俄关系主导作用的丧失谈德国在欧盟领导力的“缺失”,从国内政治、重建路径以及全球战略的转变谈领导力的“回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登杰副教授围绕政治的再政治化、政党体系碎片化等问题,对时代转折中的德国宪法理论与实践作了报告。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云珍副教授认为,大选后德国处于内外威权主义中,政党制度失去稳定的支柱,主流政党无力整合边缘力量,未来面临更多内外动荡。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朱苗苗副教授从绿党本次大选表现出发,结合联合政府表现、绿党党内重要人物等因素分析绿党大选失败原因,认为后续绿党将延续务实政策。浙江科技大学德语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兆义研究员对大选后德国主要政党的发展策略进行研判,认为各政党将在未来关注经济与移民问题,采取中间化、年轻化、下沉化策略,重视社交媒体的影响。

研讨会的第二单元主题为“德国外交与中德关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教授表示,德国政治经历了周期性调整,大联合政府发挥欧洲政治的“稳定锚”优势仍存,欧洲政治的未来走向与外部因素紧密相关,德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期,其传统工业优势在美欧关系调整的当下大有可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余建华分析了德国的中东政策的特点,重点关注以色列与中东移民问题,其历史包袱与现实考量是政策具有延续性的重要因素。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夏立平教授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对德国新政府与特朗普2.0关系中可能出现的矛盾进行了梳理,展望德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区域与国别比较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熊炜教授认为,跨大西洋关系面临特朗普冲击,中欧有望释放扩大合作的潜能,大选后的德国在发展经济与改善法德关系上有较大发展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赵晨研究员预测了德国新政府的对外政策走向,提出在欧美同盟关系生变的背景下,德国对欧洲增强战略与防务自主可以起到重要作用。四川外国语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李大雪教授对德国政治极化的表现与成因、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德关系的影响作详细阐释。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忻华研究员表示,此次德国大选将影响德国与欧盟在地缘经济战略上的互动关系,“去风险”仍为未来发展主轴。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简军波分析了德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困境,探讨了德国与欧盟陷入中等技术陷阱的原因与解决方案。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严少华副研究员谈到,大选后的德国将对欧盟财政、法德轴心重启带来变化,可以预期将在欧盟层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大会讨论环节,与会学者围绕中等技术陷阱、德国国内政治未来发展动向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