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发展新质生产力 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第八场开讲

来源: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部   时间:2024-11-12  浏览:

11月4日下午,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学科前沿——同济大学学科发展系列报告会第八场举行,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出席并讲话。上海开放大学党委书记闵辉、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彭青龙、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等专家学者出席报告会。

郑庆华指出,当前我国在国际传播、对外文化交流方面面临“卡嗓子”的困境,这有赖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持续创新。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主动谋划思考、积极担当作为,体现了人文社科对如何实现“三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主动应变与积极求变的责任感。数智化时代人文社科的发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既要坚持底蕴和特色,又要开拓新域新式,要在传统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强化人工智能赋能,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凝练开拓新的学科方向,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报告会上,徐蓉、吴赟分别作主题报告,共同探讨各自学科的前沿发展和创新方向。徐蓉以《开放包容 共融共生——探索新时代马理学科·思政课建设 新质 新域 新略》为题,从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发展已有的基础和成绩出发,结合学院、马克思主义学科、思政课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使命与任务,直面发展中的挑战与机遇,提出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以开放包容、共融共生的姿态,开发新质、拓展新域、谋划新略;以“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为路径,寻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可能性,积极拓展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守正创新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着力推进新时代马院建设内涵式发展。

吴赟以《旧学新命 语通天下》为题,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宗旨,回顾了同济外语百年发展历程、发展经验和学科特色,结合人工智能时代外语学科面临的质疑,探讨外语学科在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重维度的发展演变,并重点汇报了外国语学院作出的回应,包括以学科交叉、AI赋能、产教融合为发展路径;以中国话语翻译与传播、德国与欧洲区域国别研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国家语言安全问题、自闭症与听力障碍等特殊人群语言研究为四大议题凝练研究团队;以实现绿色化、数智化、融合化等“三化”为指引,进行外语专业与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等,认为外语学科在展示世界之广度、语言之厚度、技术之锐度、人文之温度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在院长与嘉宾对话环节中,专家学者聚焦数字化赋能学科发展,表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院而言,要以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和实践教学,发挥马克思主义学科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中的引领性作用;对于外国语学院而言,要处理好全面建设与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将牵头构建对外话语传播的学术共同体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文/罗诗玥   图/周游)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