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上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举办

来源: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时间:2023-12-27  浏览:

12月23日下午,2023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视野下上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创新发展论坛在同济大学举办,论坛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上海市民防协会联合主办。

论坛坚持以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上海市远景目标为导向,以“上海及超大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创新发展”为主题,从地空规划、轨道交通、人防融合、互联互通、站城一体、数字智慧、低碳运维等不同维度、多个视角,前瞻趋势、探索未来,并采用“特邀报告+圆桌论道”方式分享成果、集思广益,为新时期上海及我国超大城市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及人防建设的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论坛采用线上线下视频直播方式同时进行,40余位专家学者莅临现场参会,1800余位同行专家在互联网上观看论坛直播视频。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首席研究员兼城市市政与地下空间专委会主任、同济大学束昱教授主持。

论坛上,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王震国教授致辞说,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国家经历了有没有、多不多发展时期之后,进入好不好、优不优、长效化发展阶段的新要求。作为服务于高质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应该也必须致力于追求品质、讲究品位、注重品相的高质量、可持续、智慧化运作。

上海市民防协会副会长赵寒青致辞表示,上海地处战略要地和国防重镇,是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始终坚持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与建设人民防空工程相结合,形成一个互为联系的有机整体,构筑适应超大城市发展需求的现代人民防空体系。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东致辞表示,在当前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地下空间开发已成为突破土地资源制约、助力城市空间更新的重要抓手,同济咨询将为上海超大城市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与人防建设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同济智慧”和“同济方案”。

开幕式后,特邀报告环节由上海市民防协会副秘书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赫磊副教授主持。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忠政、上海市民防协会副秘书长梁颖元、上海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梁正、华建集团上海建筑科创中心总监李南等分别作特邀报告。

马忠政针对上海地铁发展现状、设施设备的主要问题、全路网高质量发展策略展开分析。他说,城市轨道交通超大规模线网的常态化、高强度运营对高质量专业维保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车辆、供电、通讯信号、工务等服务质量均亟待提升。要想高质量发展,管理与现场操作必须匹配融合,三层六级体系必须进一步补充细化,以状态为核心提质增效。他说,未来我们将通过建立感知神经网络、基于状态的预防性维护等措施,助力高质量发展。

梁颖元从研究背景、试点工程和先行先试三个层面,讲述了人防工程对于现代城市建设的意义,开展大型人防工程综合体平战融合研究对于人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工程案例总结提炼并形成《设计导则》,对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意义。

梁正表示,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下半场,传统市政设施和作为地上空间“附属物”的地下空间逐渐走向整合,从“城市地下空间”逐渐转变为“地下城市空间”。开发和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互联互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跨界、勾连、一体化与互联互通不可或缺。

李南以一位建筑师的视角,将轨交站点周边600米辐射范围内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梳理为3个方面:综合交通(换乘)系统、复合功能系统、立体空间系统。他说,以后滩站(世界花艺园)为例,综合交通方面通过地下空间解决了交通换乘以及与周边重要公园与公共建筑的地下步行空间系统的连通;复合功能方面将轨道交通、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库与周边重要公共建筑进行了功能的整合,实现了功能的复合;立体空间方面通过“世界花艺园核心”下沉庭院和“城市核”,地下商业街的多个下沉庭院,形成地上地下立体空间的互通。这样的优化,成为新时代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新趋势。

随后的“圆桌论道”环节由同济咨询城市地下空间咨询发展中心主任马晨骁主持。赵寒青、赫磊和上海基础工程集团项目管理部总监马仕、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地下院副总工王敏、同技联合地空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史慧飞等专家,就上海及超大城市更新与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并结合各自所长分享成果、出谋划策。

闭幕会上,老教授束昱回忆了自己专注地下空间教学科研咨询工作50年的经历。他说,半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自己逐步从“地下建筑”迈入了“地下空间”,他勉励与会中青年专家们面向国家需要,潜心钻研,为国家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