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同济快讯 > 正文

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日活动举行

来源: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时间:2023-10-10  浏览:

为进一步推进《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扎实落地,响应上海市“全国科普日”活动,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学普及惠民活动,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于近日举办了2023年度开放活动。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提供支持,在物理馆、瑞安楼和南校区第一实验楼三地同时协调重点实验室布展工作,涉及若干人工微结构的科技领域,开放实验室7间、科普基地1个,共吸引40余位社会人士和中小学生前来参观。

活动第一站在物理馆举行,参观人员在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下,有序参观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围绕纳米材料、微结构及复合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展开研究,已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金属(锂、锌、钠等)离子二次电池电极材料等方向取得了较为先进的成果,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ial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20余篇。此次开放了电化学测试、表征等实验室,向公众展示了氩气手套箱、电化学工作站以及蓝电测试系统、拉曼光谱测试仪、原位枝晶观察显微镜、静电纺丝、微电子打印机等实验所需相关设备等一批先进仪器。

活动第二站在纳米多孔材料课题组主持研究的纳米结构-气凝胶材料实验室举行。该实验室主要围绕纳米结构气凝胶材料的制备展开研究,已在溶胶凝胶墨水直写技术、光固化3D打印技术、气凝胶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等方向取得了较为先进的成果,在JMCA等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此次开放了607、712等实验室,向公众展示溶胶凝胶3D打印机、流变仪、电化学工作站等一批先进仪器。

活动第三站来到同济大学科普基地—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实践工作站。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依托于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迄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共筹建了包括光学、电磁学、力学、震动和波等多个物理探索实验室,通过各种生动具体的实验,直观地向社会大众揭示物理学的奥秘。让中小学生从抽象的物理概念学习变为更具象的科学现象和实验学习。该基地始终以弘扬科普、崇尚科学为兴办理念,持之以恒地为国家科普工作贡献同济物理力量。

活动第四站来到同济大学南校区第一实验楼人工量子拓扑实验室。该实验室由任捷教授领衔,带头攻克有关纵波以及弹性波中的自旋角动量以及人工智能与物理的相互结合的问题。这里是人工量子拓扑研究工作的前哨站,是先进人工微结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重要基点。过去5年,已在空气声(纵波)自旋角动量以及性质研究、弹性波以及弹性声子晶体中的自旋动量锁定性质测量等方向取得了国际先进的成果,在PNAS、NC、NSR、PRL等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若干篇。此次开放了自旋角动量观测以及人工智能在物理中的应用等实验室,向公众展示了三维水下测量平台、3D打印机、智能小机器人、相控阵等一批先进仪器。

活动最后,大家参观了磁性薄膜生长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围绕磁性氧化物中磁振子输运特性开展研究,具体研究手段包括自旋塞贝克效应和自旋泵浦效应等,相关成果在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一作/通讯作者论文10余篇。此次开放了磁性薄膜生长实验室,向公众展示了磁控溅射仪、X射线衍射仪等一批先进仪器。

作为上海市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特殊人工微结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精心筹备开放活动,向社会各界开放实验室与研究成果,加大公众对科学成果的了解,激发了广大群众对科学前沿的兴趣。在开放过程中,重点实验室师生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展示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以及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得到社会各界一致认可。本着“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钻研精神,重点实验室将虚心接受公众考核,继续砥砺前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启迪更多优秀人才,为祖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联系我们

同济大学 版权所有    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021-65982200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

沪ICP备10014176号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38号    沪举报中心